第210章 汴京火扳机

作为"河北来的军械匠人"被暂时留下的日子里,青林逐渐窥见这火器背后的恐怖科技:

冯继升的火药配方绝非简单的硝石、硫磺、木炭混合。他在其中掺入了陨铁研磨的粉末,这种粉末在高温下会释放出微量的反物质粒子,使火药的爆轰速度提升300%,且爆轰波呈现完美的圆柱形扩散——这是现代聚能装药的核心原理;

用来铸造枪管的生铁,经过了特殊的"星火淬炼"。冯继升将陨铁碎片埋入熔炉底部,通过控制鼓风频率,使铁水在凝固时形成纳米级的纤维结构,这种结构能将火药燃气的压力均匀分散到整个管壁,其抗疲劳性能远超同时代的铸铁;

最令人心惊的是瞄准装置。枪管上方的青铜标尺上,刻着类似现代密位的刻度,标尺末端的准星里嵌着块透明晶体,晶体能将远处的目标折射成倒立的实像——这原理与伽利略望远镜完全相同,却比其发明早了近五百年。

"寻常火器是'炸',这东西是'推'。"一个深夜,冯继升在密室里调试扳机,他手指下的铜制构件突然发出蜂鸣,"你看这扳机的角度,差一分就会炸膛,多一寸就打不准。"他用镊子夹起片陨铁碎屑放在扳机上,碎屑竟像有生命般吸附在特定位置,"这石头认地方,它知道哪里该受力。"

青林的终端突然破解了一段加密信号。屏幕上浮现出冯继升的《火器要术》手稿,其中"突火枪"的图纸旁,用朱砂写着三行小字:"药室需呈圆锥,锥角五十四度;枪管螺旋纹左旋,螺距三寸;铅弹需经磁石磁化,南北极朝向与枪管一致。"这组参数组成的弹道模型,与现代步枪的内弹道学公式惊人地吻合。

庆历四年的秋天,西夏使者到访汴京,冯继升奉命进行火器演示。当铁管发出的轰鸣声震落城楼上的瓦片时,青林注意到冯继升悄悄转动了枪管尾部的旋钮——终端显示,这个动作改变了陨铁粉末的分布密度,使弹丸的初速从每秒120米骤增至180米,正好击穿使者带来的铁甲样品。

"此物能保大宋百年无虞。"冯继升抚摸着发烫的枪管,眼底却掠过忧虑,"但这石头的脾气难测,有时温顺,有时暴烈。上个月试验时,明明按方子配的药,却炸坏了三间工坊。"他掀开墙角的石板,露出个深窖,窖里堆满了密封的陶罐,"这些都是不稳定的药,得用磁石镇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青林的探测器显示,地窖四壁镶嵌着天然磁石,形成一个稳定的磁场。磁场中的火药样品,其反物质粒子的半衰期比外界延长了七倍。而每个陶罐的封口处,都贴着张用陨铁粉末绘制的符咒——实则是组复杂的电路图,能将磁场强度稳定在0.5特斯拉。

最让青林震惊的,是冯继升对未来的预见。他在给枢密院的奏折里写道:"火器之道,在于'精'而非'猛'。他日或有更烈之药,更坚之管,然其理不变:聚能于一点,定向而发。"奏折旁画着幅奇怪的图:一根没有枪管的铁管,前端悬浮着颗发光的弹丸,旁边标注着"无管而击"。

"现在的铁管太笨了,"冯继升指着图对青林说,"总有一天,子弹能自己飞。"他拿起两块陨铁碎屑相互靠近,碎屑之间的空气突然电离,形成道蓝色的电弧,"你看这力,不用火药也能推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