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作家沉默了很久,突然笑了。他把那页纸折起来塞进口袋:“明天来环球剧院找我。带上你的笔。”
青林就这样成了莎士比亚的秘密助手。他不用再刷金粉,而是坐在剧院后台的阴影里,看着演员们排练《奥赛罗》。摩尔人奥赛罗的假胡子总是粘不牢,苔丝狄蒙娜的裙摆扫过舞台时,会带起呛人的灰尘。
“你说,”莎士比亚在一次排练间隙递给青林一杯麦芽酒,“如果一个人能预知未来,他会快乐吗?”
青林看着舞台上那个戴黑面具的演员,正愤怒地掐住女演员的脖子。他想起1642年伦敦剧院会被清教徒关闭,想起二战时德国轰炸机会把环球剧院炸成废墟。他轻声说:“预知未来的人,就像站在悬崖边看海浪,知道哪一朵浪花会打湿自己的鞋,却躲不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莎士比亚眼中闪过一丝惊异:“你这话……像极了哈姆雷特。”
他们开始一起修改剧本。青林不敢写得太超前,只是在细节处埋下伏笔。在《麦克白》里,他让女巫说“当Birnam森林移动时,不是树木在走,是星象在换”;在《李尔王》中,他给傻子加了句台词:“国王的王冠,和猎户座的腰带一样,不过是天上的石头罢了。”
剧团里的人都觉得奇怪,为什么最近的剧本里总有些古怪的句子,却又该死地动人。那个演哈姆雷特的演员,总在念到“星际的风”时突然哽咽,说不出下一句。
1605年的秋天来得格外早。青林在印刷厂听到人们议论纷纷,说有一群天主教徒要在议会大厦引爆炸弹。他冲到环球剧院时,莎士比亚正在修改《King Lear》的结局。
“停下!”青林抓住他的手腕,“有人要炸威斯敏斯特宫!11月5日!”
莎士比亚愣住了,随即皱起眉头:“你怎么知道?”
“我就是知道!”青林的声音发颤,“相信我,这不是戏里的阴谋,是真的!”
剧作家盯着他看了很久,突然起身披上外套:“跟我来。”
他们穿过泰晤士河上的石桥时,暮色正浓。岸边的船屋里亮起点点灯火,渔夫们唱着古老的歌谣。莎士比亚突然开口:“我早就觉得你不对劲。你看月亮的眼神,不像在看女神黛安娜,像在看一块石头。”
青林没有回答。他看着圣保罗大教堂的尖顶在暮色中若隐若现,想起历史书上关于火药阴谋的记载——盖伊·福克斯和他的同党被抓,随后被处决,詹姆士一世借此加强了对天主教徒的迫害。
莎士比亚最终把消息告诉了他的庇护人,萨塞克斯伯爵。11月5日那天,青林躲在剧院的阁楼里,听着远处传来的钟声和人们的欢呼。他知道,历史的轨迹因为他的介入而偏离了吗?还是说,他本就是这段历史的一部分?
那天晚上,莎士比亚带回来一瓶西班牙葡萄酒。他们坐在月光下的舞台上,酒瓶在两人手中传递。
“你到底是谁?”剧作家的声音在空旷的剧院里回荡。
青林仰头喝了一大口酒,酒液辛辣地滑过喉咙:“我来自四百年后。在那里,人们用机器记录声音和影像,用飞行器跨越海洋,你的剧本被翻译成几百种语言,每个学英语的人都要读《哈姆雷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