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三万两千个名字

他在邮件正文里只写了一句话:“各位,这不是求转发,是请你们告诉身边每一个认识的人——有人正在因为一件好事,而遭受‘未备案’的惩罚。”

邮件发出后是漫长的死寂。

三小时,像一个世纪那么久。

就在赵子轩快要扛不住疲惫时,电脑右下角弹出了一个窗口,来自哈尔滨的一个社区公益组织负责人:“我们社区的文化广场今晚正好要放露天电影,片子放完后,能加播这段吗?”

赵子轩的手指在键盘上悬停了半秒,随即用力敲下回复:“加,必须加!如果有人问,标题就叫《他们说我们不合规》。”

清晨,市信访局门外还没有开始一天的喧嚣,张野却已经带着阿珍和其他几位家长到了。

他们没有像传统的上访者那样带着悲愤与激动,他们的表情异常平静,甚至可以说坚定。

他们没有堵门,而是在旁边的人行道上支起一张长桌,拉起一条白底黑字的横幅。

上面写着:“我们不是来闹事的,是来作证的。”

桌子上,并排摆着三本厚厚的签名册,那都是过去一年里,接受过信号站帮助的家庭和捐助过他们的好心人留下的。

第一本签名册的封面上,就贴着小兰那幅画的彩色打印件。

路过的行人渐渐被这奇怪的阵势吸引,围了过来。

张野站起身,声音不大,但足够清晰:“各位街坊邻居,我知道大家都在议论,说我们‘404信号站’是非法组织,是诈骗。我今天不辩解,我只让大家看一样东西。”他转身扶过自己的儿子,一个看起来已经快和他一样高的少年。

他拍了拍儿子的腿,“我儿子,去年这个时候还坐在轮椅上,医生说他这辈子能拄拐走路就是奇迹。是信号站的老师们,用他们筹来的善款,联系了康复专家,又每天陪着他做复健。现在,他能自己站起来了。”

他目光扫过围观的人群,一字一句地问:“谁能告诉我,这份恩情,这份账,该算给谁?如果做好事要被定性为‘不合规’,那什么才叫‘规矩’?”

人群中一片沉默。

片刻后,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分开人群,走到桌前。

他看起来像个退休教师,他拿起笔,在签名册的空白页上,一笔一划地写下自己的名字,又在后面加了一句:“我捐过两百块,没想过要回报,只为山里的孩子能对着屏幕,喊我一声爷爷。”

他的举动像一个开关,人群开始骚动,越来越多的人默默上前,拿起笔,在册子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

而在网络的云端,陈默正目不转睛地盯着自己刚刚上线的后台系统。

这个被他命名为“故事地图”的新功能,在没有做任何宣发的情况下,上线仅仅十分钟,代表着真实反馈的光点,就从云南、贵州、甘肃的山区深处,一个接一个地亮了起来。

小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