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苏秦败走回燕国

金戈玄秦 楠枫秦生 2281 字 17天前

“苏秦,你可知罪?”燕王的声音冰冷,没有丝毫往日的礼遇。

苏秦躬身行礼:“臣知联军大败,损兵折将,愿领责罚。但此战之败,非战之过,实乃……”

“住口!”子之厉声打断,“败了就是败了!还敢狡辩?你率十万联军伐秦,耗费燕国军粮三百万石,玄冰箭两万支,结果呢?粮草被焚,主将战死,赵军溃散,燕军折损过半!你让燕国颜面扫地,灵脉受损,百姓流离失所,这就是你合纵的功绩?”

小主,

苏秦抬头直视子之:“子之大人只知损兵折将,可知秦军以祖巫变破阵,以法狱阵困营?可知燕王密令燕军按兵不动,致联军左翼空虚?可知赵军粮草被焚时,魏、楚作壁上观,无一兵一卒驰援?合纵之败,败在列国各怀私心,败在盟约如纸,而非战术之失!”

“放肆!”燕王拍案而起,王座的玄冰扶手被震得碎裂,“你竟敢指责寡人?若不是你执意伐秦,燕国怎会卷入战火?若不是你截留寡人的密令,燕军怎会损失惨重?苏秦,你可知罪?”

苏秦看着燕王眼中的猜忌与愤怒,心中最后一丝希望彻底熄灭。他知道,再多辩解也无济于事,燕王需要一个替罪羊来掩盖自己的背盟与短视。“臣知罪。”他缓缓跪下,将破阵剑放在殿前,“愿辞去合纵长之职,交还燕国相位,听凭大王发落。”

燕王见他服软,脸色稍缓,却依旧冷声道:“念你曾促成合纵,寡人不杀你。但相位必须罢免,收回玄冰玉符与合纵信物,即日起迁居城外‘静思园’,无诏不得入宫。”这无异于软禁,却已是燕王能给的“宽宥”。

子之立刻附和:“大王圣明!苏秦虽有过,却也曾有功,静思园正好让他反省己过。”他看向苏秦的目光充满胜利者的得意,仿佛在说“合纵终究不敌连横”。

苏秦没有再看他们,俯身叩首,然后起身,拾起地上的破阵剑,转身走出玄冰殿。殿外的阳光刺眼,他却觉得浑身冰冷,如同沉入了辽东的玄冰寒潭。燕军士兵看着他落寞的背影,不少人低下头,眼中闪过愧疚——他们知道,若非燕王密令,若非列国私心,合纵未必会败,苏秦未必会落得如此下场。

回到合纵馆收拾行李时,苏代早已泣不成声:“老师,我们就这样认了?燕王背盟在先,子之构陷在后,这太冤了!”

苏秦平静地整理着竹简,那些是他多年来的合纵策论,上面记录着六国灵脉分布、阵法推演、联军调度,每一笔都凝聚着心血。“冤吗?”他淡淡一笑,“从合纵成立那天起,我就该想到会有这一天。列国灵脉不同,利益各异,能暂时结盟已是不易,想让他们同心抗秦,本就是逆天而行。”

他拿起一卷《山海经》残篇,上面记载着“昆仑之虚,方八百里,高万仞,有青鸟栖于东,玄蛇盘于西”,这是他当初说服昆仑派出兵的依据,如今看来,仙门亦有私心,昆仑出兵不过是为了灵脉收益。“你看,连上古灵脉都分东西,何况列国?赵贪云中灵脉,齐图东海资源,魏惧秦威,楚怀异心,燕畏战避祸……每个人都打着自己的算盘,合纵不过是他们暂时利用的工具。”

苏代哽咽道:“可老师的计谋没有错!连破三燧,差点拿下少梁,若不是燕王……”

“计谋再好,抵不过人心离散。”苏秦将竹简装箱,最后拿起那幅残破的合纵灵脉图,图上燕赵的灵脉线条已模糊不清,“张仪的连横之所以能成,不是他的计谋有多高明,而是他看透了列国的私心,用灵脉利益分化我们。你记住,合纵之败,非谋之过,乃列国私心太重。”

这句话说得平静,却带着无尽的悲凉,仿佛耗尽了他所有的力气。苏代看着老师鬓边新增的白发,看着他眼中熄灭的光芒,终于明白,合纵不仅败了,苏秦的心也随着这场大败彻底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