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苏明远婉儿退隐

苏明远抹去脸上的雨水,仔细查看石头的形状:“此为‘楔石’,当置于拱顶之处。《考工记》云:‘楔石合,拱桥成’。”

林婉儿的直播吸引了数万观众,网友们纷纷留言:

“没想到古人的智慧这么实用!”

“正在众筹,小小支持!”

“原来退隐不是离开,是把文明种进更广阔的土地。”

三天后,石拱桥终于建成。最后一块楔石落位时,整个桥体发出轻微的嗡鸣声,仿佛古人的智慧在与现代对话。

孩子们迫不及待地跑过新桥,欢声笑语回荡在山谷间。老村长握着苏明远的手连连道谢:“苏老师,您这书本上的学问,还真能解决实际问题啊!”

苏明远望着坚固的石拱桥,轻声说:“文明本是活的,唯有融入生活,方能永续。”

当晚,苏明远和林婉儿坐在修葺一新的桥头,仰望星空。远处村庄灯火阑珊,近处溪水潺潺。

“明远,你想过回去吗?回到庆朝?”林婉儿忽然问。

苏明远沉默片刻,指向夜空:“你看那北斗七星,无论是在庆朝还是现在,它们都在那里。文明如星河,永恒流动。我来自过去,却活在当下,这或许就是最好的安排。”

他握住妻子的手:“前世我为状元,却困于朝堂之争;今生为布衣,反得自由传承文明。得失之间,自有天意。”

林婉儿依偎在他肩头:“那么苏状元,接下来打算做什么?”

苏明远微笑:“我想在村里开个讲堂,教孩子们认识古籍中的智慧。你可以在旁开设汉服设计课,让传统美学在现代重生。”

“听起来像是又一个古今混搭的计划。”林婉儿笑道。

春风拂过新桥,带来远山的花香。桥下的流水声中,仿佛夹杂着古今文明的对话,绵延不绝,流向遥远的未来。

在京郊这个小院里,苏明远终于找到了文明的真正归宿——它不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而是活在寻常百姓家的智慧与温暖。正如那夜他在竹简上写下的:“文明之树,唯有根植生活之土,方能枝繁叶茂,花开不谢。”

开启新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