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生死决战篇】鼎阵重启

【一: 祭坛藏秘?残鼎泣血】

旬阳矿脉深处的阴风裹挟着汞蒸气,吹得火把焰苗剧烈摇晃。巴清扶着潮湿的石壁前行,玄色披风扫过黏着丹砂粉末的岩层,留下深浅不一的痕迹。身后传来嬴政的龙靴踏地声,沉稳却带着不易察觉的急切,冕旒玉珠碰撞的脆响在狭长隧道里反复回荡。

“阿清,祭坛还有多久能到?” 嬴政的声音穿透雾气,带着对长生的执念。他指尖摩挲着腰间玉佩,那是用巴清献上的丹砂玉髓雕琢而成,据说能抵御矿脉中的阴邪之气。

巴清回头时,火把恰好照亮她腕间的凤凰纹刺青,银芒在昏暗里一闪而过:“陛下再走百步便到。此祭坛乃殷商巫祝所筑,距今已千年有余,需得小心行事。” 她刻意放慢脚步,余光瞥见隧道拐角处的墨者标记 —— 那是巨子禽滑厘留下的暗号,示意九鼎残件已按计划布防。

隧道尽头忽然开阔,一座穹顶石室赫然出现。八根盘龙石柱支撑着穹顶,石壁上刻满星图,北斗七星的位置被丹砂涂染,与秦陵地宫的天文图如出一辙。石室中央的青石板台上,散落着七块青铜残鼎,最大的一块足有半人高,鼎耳饕餮纹里还嵌着未干涸的汞渍,泛着诡异的银光。

“这便是九鼎残件?” 嬴政快步上前,指尖刚触到鼎身,便被一股寒气逼退。残鼎表面竟凝着薄霜,与矿脉中的温热形成鲜明对比,鼎沿的裂痕里渗出暗红色结晶,像凝固的血。

巴清俯身轻抚残鼎,指腹擦过一道刻痕:“此乃殷商大戊时期的祭天鼎,当年武王伐纣时碎裂,先祖将残件藏于矿脉深处。鼎身刻有《归藏》卦辞,记载着布鼎阵之法。” 她忽然指向东南角的残鼎,“陛下请看,那处刻着‘水银为引,星位为基’,正是布阵的关键。”

嬴政的目光落在鼎身刻纹上,忽然注意到角落的墨痕:“这是李斯的笔迹!” 刻纹旁有 “少府监造” 四字,收尾的顿笔与诏书伪迹如出一辙。他猛地转身,冕旒玉珠撞得生响,“李斯竟先一步来过此处!”

巴清心中一紧。昨夜墨家传来消息,李斯派心腹潜入矿脉,幸好禽滑厘早有防备,只让他们盗走了一块无关紧要的鼎耳。她强作镇定地俯身擦拭刻痕:“许是去年李大人督查汞矿时偶然发现,只是不知鼎阵奥秘,才未敢轻动。”

正说着,西侧残鼎忽然发出低鸣,鼎沿的暗红结晶纷纷脱落,露出下方的甲骨卜辞:“残鼎聚,金人跪;秦祚延,清血祭。” 字迹刚显露,便被渗出的汞液覆盖,只留下 “金人跪” 三字清晰可辨。

嬴政的呼吸骤然急促。他想起咸阳宫门外的十二金人 —— 那是统一天下后销尽兵器所铸,各重二十四万斤,呈夷狄坐姿,胸前刻着李斯所篆铭文。难道这鼎阵竟与金人有关?他看向巴清,眼底的急切几乎要溢出来:“阿清,何时可布鼎阵?朕要亲眼见它重启。”

巴清抬手看了看石壁上的星图,丹砂所画的火星正与穹顶透气孔连成直线:“明日午时,火星入南宫,乃布阵吉时。需用纯汞作引,还得劳烦陛下调三百名精壮士卒搬运残鼎。” 她刻意不提 “清血祭” 三字,却能感觉到嬴政的目光正落在自己腕间的伤口上。

深夜的矿脉营地一片寂静。巴清借着帐内烛火研磨丹砂,禽滑厘忽然从帐外潜入,玄色夜行衣上沾着泥土:“夫人,李斯的人还在矿脉外围游荡,似乎在等什么人。” 他将一块青铜碎片放在案上,“这是从他们丢弃的包裹里找到的,上面有少府的印记。”

巴清拿起碎片,指尖刚触到便泛起银光 —— 竟是用汞合金铸造的。她忽然想起昨日在咸阳宫,嬴政说要将丹砂运输权交她监管,李斯当时虽叩首谢恩,眼底却藏着杀意。“看来李大人是想在布阵时动手,” 巴清将碎片扔进丹砂盆,“你立刻带墨家弟子加固祭坛,在鼎阵外围布下机关,再备十桶提纯汞液,以防不测。”

禽滑厘领命离去时,帐外忽然传来马蹄声。巴清掀开帐帘,见章邯带着几名侍卫疾驰而来,甲胄上沾着露水:“夫人,陛下让属下送来这个。” 他递过一只锦盒,里面竟是半块虎符,“陛下说,布阵时若遇变故,可凭此调动骊山地宫的守卫。”

巴清捏着冰凉的虎符,忽然明白嬴政的用意。他既想借鼎阵巩固皇权,又怕自己掌控秘术危及大秦,这半块虎符既是信任,更是制衡。帐外的风忽然变大,吹得烛火摇曳,她望着远处矿脉的黑影,仿佛看见李斯正站在那里,眼中闪烁着贪婪的光。

【二: 汞液为引?星阵初布】

次日午时的阳光透过祭坛穹顶的透气孔,在青石板上投下圆形光斑。三百名士卒赤裸着上身,正将残鼎往星图对应的位置挪动,青铜鼎与石板摩擦的声响震得石壁簌簌掉灰。巴清站在石台中央,身着殷商巫祝的玄色祭服,衣摆上用丹砂绣着北斗七星,与石壁星图遥相呼应。

小主,

嬴政端坐在临时搭建的御座上,身旁站着李斯。昨夜李斯主动请命前来协助,理由是 “熟悉鼎器铭文”,此刻他正盯着士卒手中的残鼎,指节因用力而发白。巴清知道,他想看的不是鼎阵,而是自己如何动用殷商秘术,只要抓住一点把柄,便能再次构陷。

“吉时已到!” 巴清高声喝道,两名墨家弟子立刻抬来一桶汞液,晶莹的液态金属在木桶里晃动,泛着冷光。根据《归藏》记载,殷商布鼎阵需以汞为引,因其能 “通天地之气,连古今之魂”,而秦陵地宫中的水银江河,或许最初也是为了模拟这种祭祀场景。

她拿起银勺舀起汞液,缓缓浇在中央残鼎的裂痕上。奇异的一幕发生了:汞液竟顺着裂痕渗入鼎身,原本灰暗的青铜表面渐渐泛起金光,鼎耳的饕餮纹仿佛活了过来,口中吐出缕缕白雾。士卒们见状纷纷后退,眼中满是敬畏。

“妖术!这分明是妖术!” 李斯突然高呼,指着鼎身的金光,“陛下,巴清用邪术操控鼎器,恐对大秦不利!” 他快步走到御座前,“臣请陛下立刻制止,将巴清拿下问罪!”

嬴政尚未开口,巴清已将银勺掷在地上:“李大人此言差矣。这是殷商传下的祭祀之法,当年武王伐纣后,周公也曾用此法祭祀天地。” 她指向石壁上的刻痕,“上面的铭文写得清清楚楚,‘汞通天地,鼎接神明’,大人精通书法,怎会看不懂?”

李斯正要反驳,祭坛入口忽然传来骚动。几名侍卫连滚带爬地冲进来:“陛下!不好了!外面来了一群蒙面人,说是要抢鼎器!” 话音刚落,箭矢便从入口射来,一名士卒应声倒地,胸口插着的箭头上涂着黑色毒液。

“是六国余孽!” 章邯拔剑高呼,“属下护驾!” 他带着侍卫挡在御座前,与冲进来的蒙面人厮杀起来。巴清趁机示意禽滑厘:“按计划行事!” 墨家弟子立刻将剩下的汞液抬到残鼎旁,用银管将汞液注入鼎身的孔洞中。

李斯站在混乱中,目光却死死盯着巴清的动作。他认出那些蒙面人是自己暗中勾结的楚国旧部,本想让他们趁机破坏鼎阵,再嫁祸给巴清通楚,可没想到墨家早有防备,机关触发的声响不断从入口传来,蒙面人一个个倒在地上。

“李大人还愣着干什么?” 巴清忽然喊道,手中银勺指向东南角的残鼎,“快帮忙稳住鼎身!若是鼎位偏移,星阵便会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