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渭水风前

青林三人坐在不远处的树荫下,静静看着他。渭水的风吹过,泛起层层涟漪,姜子牙的身影在夕阳下拉得很长,显得孤高而执着。

“吉力大师,您说姜子牙经历了这么多失败,究竟是为了什么?”刘彬忍不住问道。

吉力大师微微一笑,道:“这些失败,并非毫无意义。他种地,懂得了民生之艰;经商,知晓了世事复杂;为官,看清了朝政黑暗。每一次失败,都是一次历练,让他更加清楚自己想要什么,该辅佐什么样的君主,该如何实现自己的抱负。”

青林点点头,补充道:“他的失败,源于他初入尘世时的天真与固执,不懂变通,不善实务。但这些挫折也磨平了他的棱角,让他学会了隐忍与等待。如果没有这些失败的积累,或许他后来辅佐文王武王时,也无法那般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正说着,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只见一队人马簇拥着一位气度不凡的老者走来,那老者身着锦袍,面容温和,眼神中透着一股仁爱与睿智。刘彬认出,那正是西伯侯姬昌,也就是后来的周文王。

文王走到渭水之滨,看到姜子牙用直钩钓鱼,心中十分好奇,上前与他攀谈。姜子牙侃侃而谈,从天下大势到治国方略,从民生疾苦到兵法谋略,字字珠玑,句句切中要害。文王越听越敬佩,当即拜姜子牙为太师,邀请他出山辅佐自己。

姜子牙站起身,望着文王真诚的眼神,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他四十年学道,数十年漂泊,历经无数失败与挫折,终于等到了赏识自己的明主。

青林指尖的时空晶石再次泛起光晕,提示他们该返回了。刘彬望着姜子牙与文王并肩离去的背影,心中感慨万千。

“原来封神榜上的赫赫威名,背后竟是如此多的坎坷与失败,”刘彬轻声道,“以前只知道姜子牙神通广大,却不知他也经历过这么多的不如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吉力大师捻了捻念珠,道:“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重要的是在失败中坚守本心,在挫折中积累经验。姜子牙的可贵之处,不在于他后来的成功,而在于他历经磨难,却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抱负与理想。”

青林望着渭水之滨那根依旧插在地上的鱼竿,眼神中满是敬佩:“所谓厚积薄发,大器晚成,莫过于此。他的失败,不是终点,而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正是这些经历,让他成为了后来那个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姜太公,为封神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时空晶石的光芒越来越盛,三人的身影逐渐变得透明。回望渭水,夕阳如血,映照着那片见证了姜子牙无数失败与等待的土地。他们知道,这段尘封的往事,将会成为他们心中最深刻的印记,也让他们更加明白,任何伟大的成功,都离不开背后无数次的失败与坚持。

当光晕彻底消散,三人已回到了现代。刘彬摸着腰间的青铜短匕,仿佛还能感受到商周土地的厚重;吉力大师的念珠依旧在指尖流转,眼神中多了几分通透;青林则将时空晶石收好,心中感慨万千。

“原来每一位传奇人物的背后,都有不为人知的艰辛与挫折,”刘彬轻声道,“姜子牙的故事,让我明白了什么是坚守与等待。”

吉力大师微微一笑:“世间万物,皆有因果。没有昔日的七次失败,便没有后来的封神伟业。人生亦是如此,不必畏惧失败,只要坚守本心,终会迎来属于自己的机遇。”

青林点点头,望着窗外的天空,心中默默想着:或许,这就是时空旅行的意义所在,不仅能见证历史的风云变幻,更能从那些传奇人物的经历中,汲取前行的力量。而姜子牙那些被遗忘在渭水风前的失败往事,终将与他后来的辉煌一同,被永远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