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寒天数据

穿越者青林猛地坐起来,发现自己躺在一间茅草屋的土炕上。

身上的冲锋衣变成了粗麻布的短褂,袖口磨出了毛边。

屋子中央的泥地上,一个铜盆里烧着枯枝,火苗忽明忽暗,映得墙上的影子摇摇晃晃。

“醒了就把这碗粥喝了。”

青林循声转头,看见炕边坐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

他穿着件洗得发白的青色长袍,头发用根木簪绾着,脸上几道深深的皱纹里沾着炭灰。男人手里端着个陶碗,碗沿豁了个小口,里面的米粥冒着热气,飘着几粒碎米。

“这是哪儿?”穿越者青林低声问道。

“钱塘城外的破庙。”男人把碗递过来,指尖冻得发红,“我叫罗隐,昨天在雪地里捡着你的。你穿得怪模怪样,倒像是南边来的商人。”

青林接过碗,指尖触到陶碗的温热,才感觉自己活过来了。

他喝了口粥,抬头看见男人正对着窗外出神。

窗户糊着层纸,被风吹得哗哗响,外面飘着鹅毛大雪,把院子里的柴堆盖得严严实实。

“罗隐?”青林心里咯噔一下。这个名字他在课本里见过——晚唐诗人,写过“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据说一生不得志,写了不少讽刺世道的诗。可眼前这景象怎么看都透着古怪,墙角堆着的几块黑色石头,表面泛着金属光泽,不像这个时代该有的东西。

他喝完粥,假装活动手脚,慢慢挪到墙角。那些石头约摸拳头大小,形状不规则,表面布满细密的纹路,像是有人用指甲刻出来的。他悄悄摸了一下,石头冰凉,纹路里似乎有微弱的震动,像手机在口袋里震动的感觉。

“那是从山里捡的‘寒石’。”罗隐不知什么时候站到了他身后,“天越冷,这石头越凉,还会自己动。”

青林吓了一跳,手赶紧缩回来:“这东西……能做什么?”

“看天。”罗隐拿起一块寒石,对着窗户举了举,石头表面的纹路突然亮起淡淡的白光,像雪地上的反光,“你看这些纹路,下雪前会变成横的,要刮风就竖起来,比城里的钦天监还准。”

青林凑近了细看,心跳越来越快。那些纹路根本不是自然形成的,分明是微型电路!交叉的线条组成一个个细小的节点,亮起来的部分正好构成雪花的形状。这分明是某种气象传感器,而且技术水平比他实验室里的先进得多。

“你从哪儿捡的?”青林的声音有点发颤。

“三年前,在天目山的山洞里。”罗隐把寒石放回墙角,“那山洞里有个大铁球,比这屋子还高,表面全是这种石头。我进去时,铁球正在冒白气,像是要化了似的。”

青林脑子里嗡的一声。大铁球?冒白气?这描述像极了他参与设计的“极地一号”气候观测站——那是台用来模拟冰川时期气候的机器,因为能量过载在测试时失踪了,官方通报说是销毁了,没想到竟然穿越到了晚唐。

“你是不是知道这石头的来历?”罗隐突然盯着他的眼睛,“你昨天昏迷时,怀里掉出来个东西,跟这石头很像。”

青林赶紧摸口袋,掏出个巴掌大的金属方块——那是“极地一号”的应急数据存储器,表面有块小小的显示屏。他昨天为了抢救数据,把它揣在怀里,没想到跟着自己一起穿越了。

罗隐指着存储器上的雪花图案:“这上面的记号,跟寒石亮起来的样子一模一样。”

青林深吸一口气,决定说实话:“我来自几百年后,这东西是我们那儿的‘看天器’,跟你捡的铁球是一伙的。”

罗隐没惊讶,反而笑了:“我就觉得你不是普通人。那铁球里有声音,说什么‘数据溢出’‘时空锚点’,我听不懂,只记下它总提‘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