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夜里,青林又梦见了研究所的灯光。醒来时,帐篷外的天空亮得奇怪,不是日出,是一种淡淡的白光,像他穿越那天机器爆发出的光。
他心里一动,走出帐篷,看见姬昌正站在空地上,抬头望着天。
“侯爷……”
姬昌转过头,眼神平静:“你要走了,对吗?”
青林愣住了:“您怎么知道?”
“势变了。”姬昌指了指天上的光,“就像云聚了要下雨,风来了要落叶,你的势,不在这儿了。”
青林鼻子有点酸。他在这里待了快一年,学会了看星星辨方向,学会了用蓍草算天气,更学会了怎么看“势”。他忽然觉得,自己学的那些物理知识,好像和姬昌的八卦,在心里慢慢融到了一起。
“侯爷,我……”他想说谢谢,又觉得说不出。
姬昌从怀里掏出一块木牌,上面刻着一个简单的乾卦。“这个给你。不管到了哪里,记住,天健不息,人也要跟着走,别停下。”
青林接过木牌,木头的温度传到手里,很实在。他看着姬昌,忽然想起自己来时的疑问:科学和古老的智慧,到底哪个更对?现在他好像明白了,它们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都在说同一个世界的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白光越来越亮,裹住了青林。他最后看了一眼西岐的夜空,看了一眼姬昌的身影,然后眼前一黑。
再次睁开眼,他躺在研究所的地板上,机器的残骸还在冒烟,同事们围在旁边,一脸焦急。
“青林!你醒了!吓死我们了!”
青林坐起来,脑子里嗡嗡响。他下意识地摸了摸口袋,那块刻着乾卦的木牌还在,糙糙的纹路硌着手心。
“你没事吧?有没有哪里不舒服?”
青林摇摇头,看着眼前熟悉的仪器和屏幕,忽然觉得它们变得有点不一样了。那些跳动的数据,复杂的公式,好像不再是冷冰冰的数字,反而像姬昌画在地上的卦象,藏着活的规律。
他拿起木牌,对着光看。木牌上的乾卦,三横笔直,像在告诉他,不管是三千年还是三千年后,不管是用符号还是用公式,人活着,就是要跟着世界的势,一步一步往前走。
后来,青林没再提穿越的事。他继续做研究,但研究的思路变了。他不再只盯着数据,开始学着像姬昌那样,从整体看问题,看各种因素怎么相互影响,怎么像卦象一样变化。
同事们说他好像变了个人,思路更活了。青林只是笑笑,他知道,自己带回的不只是一块木牌,还有一种看世界的方法——就像姬昌说的,卦不在纸上,在心里。
而那块刻着乾卦的木牌,他一直放在办公桌上。偶尔累了,就摸一摸,想起西岐的天空,想起姬昌的眼神,想起那些用树枝画在地上的符号,还有那句“天健不息”。
他知道,不管在哪个时代,不管用什么方法,人总要学着看懂世界的样子,然后,好好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