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尼亚加拉的闪电织者

他突然将铜球凑近青林的谐振器,两个装置瞬间产生共鸣,在空气中投射出1901年的场景:沃登克里弗塔正在发射无线电信号,横跨大西洋的彼岸,一台简陋的接收机接收到了清晰的摩尔斯电码。但更惊人的是信号中夹杂的声音——那是特斯拉本人的声音,正在背诵塞尔维亚的诗歌。

“时间不是线性的,”特斯拉的眼睛在电弧的映照下闪闪发光,“就像交流电的正负半周,过去和未来同时存在。我的发明不是创造,是从未来‘拉’到现在的东西。”他指着谐振器屏幕上的反重力装置,“这个,我会在1931年完善它,但现在就能画出图纸,因为未来的我已经完成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沃登克里弗塔的宇宙广播

1901年的长岛弥漫着松节油的气味。青林站在沃登克里弗塔的底座前,看着特斯拉指挥工人安装直径五十米的铜制穹顶。这座高187英尺的铁塔不仅是无线电发射台,更是特斯拉设计的“宇宙收音机”,能接收来自太阳系外的电磁信号。

“你看这塔的高度,”特斯拉用测角仪测量着塔顶与北极星的夹角,“187英尺正好是地球半径与地月距离的黄金分割比例。当穹顶带电时,会在电离层形成一个巨大的等离子体球,就像给地球戴上了耳机。”

青林的谐振器此刻正与铁塔的钢筋产生共振,全息影像里浮现出铁塔的内部结构:隐藏在混凝土基础里的其实是一组超导线圈,通电时能产生强磁场扭曲周围的时空;而埋在地下的金属网不是接地装置,是接收暗物质粒子的探测器。特斯拉在无意中建造了一台时空机器。

在塔下的实验室里,青林发现了特斯拉的秘密日记。泛黄的纸页上用塞尔维亚语和数学符号混合记录着:“1899年7月3日,收到来自火星的信号,频率与我的线圈共振,内容是一组质数序列”“1900年12月,通过调整铁塔的谐振频率,成功看到了1893年芝加哥世博会的场景”。

“昨晚我和爱迪生吵了一架,”特斯拉将一杯咖啡放在正在闪烁的真空管旁,“他说我浪费钱研究虚无缥缈的东西,但他不懂——无线电不是终点,是起点。我们可以用它和过去对话,和星星交流,甚至改变因果律。”他指着屏幕上的一组波形图,“这是我上周收到的信号,来自猎户座的某个行星,它的文明正在用和我们相同的数学语言打招呼。”

谐振器突然发出刺耳的警报,屏幕上的时空坐标开始剧烈跳动。青林意识到特斯拉正在进行一项危险的实验——通过调整铁塔的谐振频率,试图将信息发送到1943年,提醒那时的自己保护好研究成果。当塔顶的电弧达到三十英尺长时,实验室的窗户突然映出1943年的景象:联邦调查局的特工正在查封特斯拉的遗物,而他的反重力装置图纸被当成废纸扔进了垃圾桶。

“他们会忘记我,”特斯拉的声音带着一丝忧伤,“但真理不会。就像交流电最终取代直流电,宇宙的真相迟早会被发现。”他递给青林一个用铂金制成的小型线圈,“这个送给你,它的频率与你的‘谐振器’同步,当你需要时,我会从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回应你。”

闪电中的未来记忆

1915年的纽约大停电夜,青林在特斯拉的公寓里见证了奇迹。当整个城市陷入黑暗时,特斯拉的实验室却亮如白昼——三百个真空管组成的星座在天花板上旋转,投射出未来的景象:电网覆盖全球的地球、在太空中运行的太阳能电站、用反重力引擎驱动的飞行器。

“这不是幻想,”特斯拉用一根玻璃管收集着窗外的闪电,“是我从时间长河里看到的片段。1930年,我会完善无线输电技术;1945年,我的反重力理论会被某个国家的军方发现;2077年,你们会建造出能穿越时空的机器——就是你身上那东西的原型。”

青林的谐振器此刻正显示着惊人的数据:特斯拉的大脑活动模式与宇宙背景辐射的波动完全同步,他能像收音机调台一样“收听”不同的时空频率。那些被称为“幻觉”的梦境,其实是对未来的真实预览,而他的发明不过是将这些预览转化为现实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