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陡峭的门槛

接下来的过程,在吴普同看来既狼狈又新奇。老张头动作麻利地把瘪掉的后轮卸下来,扒开外胎,取出内胎,打上气,然后把它按进一个盛满水的破脸盆里。浑浊的水面立刻“咕噜咕噜”冒出一串细密的气泡,精准地标记出漏气的位置——正是吴普同看到的那道口子。

“嘿,口子不小,得火补。”老张头嘟囔着,拿起一块粗糙的锉片,在漏气点周围用力地打磨起来,发出刺耳的“嚓嚓”声。磨掉一层橡胶,露出里面的帘布层。他又拿起一小块剪好的、带着胶的椭圆形补丁,撕掉保护膜,放在打磨好的地方。接着,拿起一个奇特的工具——一个带长柄的小铁盒,盒底烧着通红的炭火。他把烧得滚烫的铁盒底,用力按在补丁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滋啦——”一股刺鼻的橡胶焦糊味伴随着白烟升腾起来。

吴普同下意识地屏住呼吸,看着那通红的铁盒紧紧压在车胎上。这粗粝而直接的修补方式,带着一种原始的力量感,和他这一天接触的那些抽象、冰冷的符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看着那滚烫的铁盒压下去,仿佛也把他心里那股无处发泄的邪火和沮丧,强行压下去了一点。

等了一会儿,老张头移开铁盒。补丁已经牢牢地粘在了内胎上。他麻利地重新装好内胎、外胎,打足气,把轮子装回车架上。整个过程干脆利落,不到二十分钟。

“好了,五毛钱。”老张头拍拍手上的灰。

吴普同连忙去摸口袋。他兜里只有皱巴巴的两毛钱,是母亲给他买铅笔的。他脸一下子又红了,窘迫地站在那里。

“我这儿有。”孙志强已经掏出一张五毛的纸币,递给了老张头,“拿着吧,同学嘛。”

“谢……谢谢。”吴普同的声音嘶哑,几乎低不可闻。他看着孙志强那张平静的脸,心里五味杂陈。有感激,有难堪,还有一种说不清的、淡淡的暖意。这暖意,像寒夜里一点微弱的炭火,不足以驱散所有寒冷,却让他冻僵的手指感受到了一丝真实的温度。

告别了老张头,推着重新“活”过来的自行车走出巷子。天已经完全黑了下来,镇上的路灯次第亮起,昏黄的光晕在地上投下模糊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