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李总的会面则更侧重于技术合作。
林凡并没有被对方“投资建厂”的大饼冲昏头脑,他坚持核心技术(主要是金藻素的培育和初步提取工艺)必须掌握在自己手中,合作可以采取提供优质原料、技术授权入股的方式,而非直接卖断或让对方主导生产。
“李总,东源村的海域是出产高品质金藻的基础,我不希望因为一个加工厂而破坏它。”
林凡语气平和,但立场坚定,“我们可以先签订一个小批量的原料供应协议,如果市场反馈良好,再谈更深度的合作。”
李总虽然对林凡的“保守”有些意外,但反而更添了几分欣赏。这种不急于求成、注重根基的合作伙伴,往往更能走得长远。
与此同时,在东源村,林凡布置的各项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推进。
阿明带着巡逻队,加强了对“林氏一号”渔场,尤其是外围区域的日常巡视,有效防范了“海润”可能的小动作。
他还组织船员们系统学习新装备的操作手册,进行模拟演练。
小玲则埋头在实验室和数据中,不仅整理好了深海样本,还开始着手建立“东源金纹”珍珠的详细数据库,从大小、重量、圆度、光泽度到金纹的分布特征,进行标准化记录,为后续的品牌化和分级销售打下坚实基础。
更让林凡欣慰的是,在他的提议和村委的支持下,“东源村村民技能培训夜校”正式开班了。
第一期课程主要教授基础的海洋生态知识、安全航行规范和简单的网具修补技术,由林凡、阿明和一些老渔民轮流授课。
教室里坐满了渴望改变、渴望抓住机遇的村民,连大牛都拿着小本子,认真地记着笔记。
几天后,省研究所陈教授打来了电话,语气中带着难以抑制的兴奋:“小林,你送来的那些深海生物样本太有价值了!尤其是那种透明钩虾和管足海星,体内含有一种全新的低温适应酶,在生物医药和工业领域可能有突破性的应用!我们已经成立了专项小组进行研究!”
这个消息,让林凡更加确信深海探索的巨大潜力。
他查看系统界面,气运值在稳步增长,已然接近50.0大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