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将海面染成金红色时,“海丰号”拖着疲惫而满足的身影驶回东源村码头。
船刚靠稳,林凡便指挥着阿明几人,将几个特制的保温箱和密封袋小心翼翼地搬了下来。
“凡哥,这趟收获咋样?”
早就等在码头的老村长关切地上前,目光落在那些看起来平平无奇的箱子上。
“还不错,村长,找到些有意思的东西。”林凡笑了笑,没有细说,但眼神里的光彩让老村长心下稍安。
回到改造后的仓库实验室,林凡才真正放松下来。
他打开其中一个保温箱,里面是低温保存的几只形态奇特的深海生物:通体透明、内脏清晰可见的钩虾,长着细长管足的海星,以及一些附着在岩石上的、颜色艳丽的深海珊瑚。另一个密封袋里,则是几块不起眼、但掂量起来分外沉手的锰结核,表面闪烁着幽暗的金属光泽。
小玲戴着无菌手套,小心翼翼地接过样本,眼睛发亮:“凡哥,这些……都是在外海找到的?这些生物的形态太独特了,很有研究价值!”
“嗯,坐标都记下了。这些生物样本,你负责整理,详细记录形态特征,挑一部分出来,尽快送到省研究所陈教授那里。”林凡吩咐道,“就说是我们偶然捕捞到的,请他们帮忙鉴定一下,看看有没有特殊价值。”
他又拿起一块锰结核,在灯光下仔细端详:“至于这些东西……我先收着。”他心中清楚,这些富含钴、镍、铜等稀有金属的深海矿产,在当下技术条件下开采成本极高,但其战略价值毋庸置疑。他将它们妥善收好,作为一张未来的底牌。
次日,林凡并未再次出海,而是换上了一身稍显正式的衣服。
今天,他约了镇信用社的王主任,以及那位对海藻加工厂感兴趣的省城李总。
在镇上一家安静的茶馆,林凡不卑不亢地与王主任洽谈了关于“林氏海洋科技公司”申请贷款,用于升级设备和建设标准化加工车间的事宜。
他提供的公司规划、金纹珍珠的市场评估报告以及稳定的渔获产出记录,都成为了有力的筹码。
“小林啊,看来你是真的想把事业做大。”王主任扶了扶眼镜,脸上露出赞许的神色,“你们东源村最近的变化,我们也看在眼里。这笔贷款,问题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