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调京文件

桌上病历本摊开着。

从病症到用药到后续患者反应,张玲玲字体娟秀记载的很清楚。

舒糖看得入神,连张玲玲什么时候回来的都没注意,

“糖糖姐,你帮我看看我写的咋样?”

舒糖不是医生,无法从专业的角度给出评价,但看着病历本上简洁明了的记录,她给出肯定的鼓励,

“写的很好。”

“都是你之前教的好。”张玲玲不好意思地笑着,

然后想起什么似的,哎呀一声,拉开抽屉,拿出另一本笔记。

上面写着半年来她认为恢复缓慢的几例病情。

“糖糖姐,听说军民实验室已经组建完团队了,这上面记着的是我这半年观察到的,本地人高发的几种病,你看看用不用得上?”

说到底,军民实验室筹建的初衷是针对高原地区恶劣环境的。

舒糖翻了两页,眼睛一亮,“当然用得上,谢谢你。”

办公室里其他男医生一看,乐了,“看见没,还是女医生细心吧。”

院长刚走到一口,就听见办公室里的笑声,

也跟着参与进来,“舒医生回来大家这么高兴啊?”

“那肯定是高兴啊院长!”方子安起身给院长让座,一脸骄傲,“舒医生这次可是带着好消息回来的。”

“什么好消息?”院长明知故问,军民实验室虽然实验室选址在京市了,但每一个环节都是跟藏市这头通过气的。

舒糖笑着配合院长:“院长,科研团队组建完毕了。”

“这话的意思,现在实验室那头就等着我们把药运出去了?”

舒糖点头,“对。”

藏市物资困乏加上要保护环境,因此不设立工厂,所有药品原材料都要运出去,药厂加工后再运进来。

舒糖说:“藏红花,藏贝母,以后会有更多的藏药流向内地,也会有更多内地的特效药流进来。”

舒糖说这话时眼底闪着自信的光。

人在擅长的领域永远都是闪闪发光的。

院长看着,由衷地感慨:“你是咱部队的福星。”

舒糖不这么觉得,摇头婉拒:“功劳不分大小,每一位驻守边疆的战士都很伟大。”

这话说到院长心坎里了。

他送舒糖往外走,路上,舒糖掂了掂手里张玲玲刚给她的笔记,停下脚步,

“院长,如果,我是说如果部队可以额外再申请一个编制的话,麻烦您多考虑一下张玲玲,她真的很努力。”

当医生需要努力也需要天赋,但更不可或缺的是医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