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执旗之人!

转眼间,沈少秋已顺利进入厂区。

由于场地辽阔,两人乘坐吉普车缓缓穿行其间。

沿途,他接连目睹了461型潜艇、877型基洛级潜艇,以及数款常规动力潜舰。

没有丝毫迟疑,沈少秋立即启动能力,将这些装备尽数复制进自己的军工体系。

很快反馈显示:877型作为俄罗斯第三代潜艇,建造周期需四个月。

正思索是否该暂停驱逐舰与护卫舰的生产,全力转向基洛级之时,在一名俄军军官引导下,他来到一处隐蔽码头。

目光所及之处,他的瞳孔骤然一缩。

那是一艘庞然巨物——全球最大的战略核潜艇,941型台风级。

基洛级长约七十二米,宽近十米,排水量三千余吨,可容纳六十人;

而眼前的台风级,长度超过一百七十二米,宽度达二十三米以上,排水量高达三万三千八百吨,船员编制一百七十五人……

静卧于水中的钢铁巨兽,仿佛一头沉睡的北境之龙,无声诉说着一个时代的军工巅峰。

基洛级潜艇与眼前这艘核动力潜艇相比,简直就像孩童手中的模型船。

沈少秋几乎没有迟疑,直接将台风级战略核潜艇的数据导入了自己的军工系统,结果却让他微微一怔——建造一艘这样的庞然大物,竟需要整整十二个月。

稍作权衡后,他迅速做出决定:领地内的十座造船厂中,八座继续批量建造基洛级潜艇,另外两座则投入台风级的生产。

诚然,台风级是当今世界上体积最大、火力最强的潜艇,堪称海下霸主。

但问题也显而易见:首先,沈少秋手中尚无核武器配套,使得这艘巨兽的实际威慑力大打折扣;其次,其建造周期实在过长——同样的时间,足以让他造出三艘基洛级。

而即便是基洛级,也已足够让他在南洋乃至整个印度洋掌握绝对主动。

在整整六个小时里,他逐一“考察”了五艘不同型号的潜艇,直到将所需技术尽数复制完毕,才悄然离开这座位于北方的造船基地。

“安娜小姐,这趟行程还满意吗?”

刚踏出厂区大门,罗杨巴罗夫便已在门口等候。

“巴罗夫先生,您的款待令人难忘,一点心意已转至您在西德的账户,请务必收下。”安娜微笑着回应。

听到这话,罗杨巴罗夫脸上的笑意顿时绽放开来。

沈少秋并未在圣彼得堡久留,随即启程奔赴莫斯科。

他此行的目的,不只是为了复制潜艇技术,更是要亲眼见一见那个曾撼动整个红色帝国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