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验收日,我们当考官

屏幕上,两条曲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陈局,这是我们两年来追踪的数据。参与‘呼吸之间’项目的儿童,平均语言能力提升了百分之六十七,运动功能改善了百分之五十二。”他的声音不大,却像重锤敲在每个人心上。

他直视着陈局长,一字一句地问道:“这些数据,够不够换一个‘合规’的名额?”

话音刚落,后排的家长们像是约好了一样,齐刷刷地站了起来,用带着浓重方言的普通话高喊:“够!”“够!”声音在山谷间回荡,朴素却充满了力量。

陈局长没有立刻回答。

他沉默地看着屏幕上的数据,然后掏出手机,对着屏幕拍了一张照片。

他没有发给秘书,而是直接发进了一个只有核心领导在内的内部工作群。

照片下面,他编辑了一行字:“这个‘不合规’的项目,比我们系统里八个‘合规’的都有效。”发送键按下的那一刻,他感觉自己也完成了一次“举手”。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赵子轩的直播间里,“万人云验收”正进行得如火如荼。

他没有把镜头对准孩子们的脸,而是发起了一个投票,让网友选择想看的环节。

出乎意料,得票数最高的是“看孩子写作业”。

镜头切换到一间临时改造的教室,五个孩子正低头写字。

摄像机压得很低,只拍着桌面:削得尖尖的铅笔,一块朴素的橡皮,一本翻开的作业本,还有一张信纸,上面用稚嫩的笔迹写满了“谢谢叔叔阿姨”。

直播间的评论区瞬间被引爆。

“这哪里是救济,这是在投资我们所有人的未来。”“我第一次觉得我交的税有了意义,我们的钱,能不能也这么花?”

而在“呼吸之间”的大后方,陈默敲下了最后一个回车键。

“验收日志”最终版正式上线。

所有现场数据、影像记录、家长评分,实时同步至云端信号站。

更重要的是,系统生成了一个“第三方观察员”认证通道。

律师、学者、媒体从业者,都可以通过实名认证,申请成为项目的独立见证人。

几乎是系统上线的瞬间,第一个申请便通过了。

一位名叫李哲的公益律师,在视频连线中当场宣布:“我以个人名誉担保,从今天起,‘呼吸之间’所有项目将接受全社会的审计监督。”他的话还没说完,系统后台一条新的指令被触发,自动向全国三百二十七个备案在册的类似项目发送了一封通知邮件:“你们的案例已被‘呼吸之间’信号站收录,将作为政策修订的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