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那头的声音彬彬有礼,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官方口吻。
林枫将手机从耳边稍稍拿开,目光扫过礼堂里已经坐满了的年轻面孔,嘴角勾起一丝难以察觉的弧度。
他对着话筒,声音平静而清晰:“我们放映的是一部纪实作品,不是内部文件,谈不上审查。当然,如果有关部门的同志愿意莅临指导,我们随时欢迎。”
说完,他便挂断了电话,仿佛那只是一个无关紧要的推销。
青州大学礼堂的灯光缓缓暗下,巨大的幕布上,《被卡住的善意》五个字浮现出来。
没有激昂的配乐,只有粗糙、真实的镜头。
放映过程中,礼堂内鸦雀无声,只有偶尔压抑的抽泣和越来越沉重的呼吸声。
当影片播到最后一个片段时,一个脑瘫孩子用扭曲的脚趾,艰难地夹着一支笔,在纸上一笔一划写下“我想上学”四个字。
紧接着,屏幕上打出那份申请被驳回的官方文件,理由清晰得像一把冰冷的刀子:“经核实,服务对象人数不足五人,不符合立项标准。”
全场的光亮瞬间恢复,刺得人眼睛发痛。
许多学生还沉浸在巨大的悲伤与愤怒中,久久无法起身。
就在这时,一个一直坐在最后一排的沉默中年男人站了起来,穿过人群,径直走向站在台边的林枫。
他的步伐沉稳,表情严肃,与周围学生格格不入的气场让他显得格外醒目。
他拦住了正准备收拾设备的林枫。
“林先生,我是陈局,省民政厅的。”
林枫的动作没有丝毫停顿,他甚至没有立刻回应,只是将笔记本电脑转了个方向,重新点开了那个最后的视频片段,推到男人面前。
画面定格在孩子写下的那四个字上。
被称为陈局的男人死死盯着屏幕,喉结上下滚动了一下,眼神复杂得像一片深不见底的湖。
良久,他才从牙缝里挤出一句话,声音低沉沙哑:“这个项目,我当年签了‘不同意’。”
这句话像一颗投入湖中的石子,让周围凝固的空气泛起了涟漪。
林枫抬起眼,终于正视他,目光锐利。
陈局没有回避他的视线,而是从随身的公文包里拿出一份薄薄的文件,递了过去。
“这是内部审计组对‘合规推进会’相关流程的初步调查通报。你们在网上说的那些事,有人开始查了。”
几乎在同一时间,几十公里外的星光社区中心,张野正带着一群康复中心的特殊儿童进行一场小小的演出。
他们表演的是一首手语诗,名叫《漏掉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