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冷的荧光灯下,孙正刚手中的签字笔悬停在申请表上,笔尖的金属寒光仿佛一柄微缩的断头台,即将斩断林枫团队的所有努力。
那份名为《论烤串摊主对区域经济的隐形贡献》的报告就静静躺在桌面上,标题下的每一个字都像是在嘲讽他作为孵化园项目负责人的智商。
民俗采访?
道具租赁?
他几乎能嗅到报告纸页背后那股混杂着羊肉串、汗水和廉价编织材料的“野路子”气息。
他的手指无意识地向下滑去,触碰到办公桌下用胶带胡乱粘合的一个抽屉拉手。
那下面,藏着一块碎裂的水晶奖杯,是他十年前第一次创业失败后,在酩酊大醉中亲手砸碎的。
那时的他,也曾像林枫这群人一样,满腔热血,试图用一个自以为是的“天才方案”去撬动僵化的规则,最终却被现实的铜墙铁壁撞得头破血流。
规则……孙正刚的眼神变得复杂,规则是保护,也是束缚。
它扼杀了天才,也挡住了骗子。
他今天,要扮演哪一个角色?
就在他准备以“经费使用与项目主题严重不符”为由,落下那决定性的红色叉号时,办公室墙上的电视机自动切换到了本地晚间新闻频道。
主持人的声音平稳而清晰,画面却像一记重拳,狠狠砸在了孙正刚的胸口。
镜头里,张野就站在一档民生调解节目的舞台中央,灯光将他因疲惫而泛红的眼眶照得透亮。
他没有看咄咄逼人的主持人,也没有看台下那些表情各异的专家,而是高高举起了一只用旧毛线和塑料片歪扭地绑在一起的“希望护膝”,声音因激动而嘶哑:“你们说我们的产品没有资质,不合规,是三无产品!我承认!但是,我想请问在座的各位,哪一条规定,能比我儿子的骨头长得更快?”
他顿了顿,环视全场,像一头被逼到绝境的困兽:“一个正规的矫形器,从申请、测量、定制到拿到手,最快要三个月。三个月!你们知道对一个正在发育期的孩子来说,三个月意味着什么吗?意味着他的脚踝可能已经永久性地畸形!我们等不了,孩子等不了!你们引以为傲的流程,正在用慢刀子,一刀一刀地杀死他们的未来!”
话音刚落,台下一位母亲当场失声痛哭,紧接着,雷鸣般的掌声淹没了整个演播厅。
孙正刚死死盯着屏幕,张野那张写满不屈与愤怒的脸,仿佛与十年前那个砸碎奖杯的自己重叠在了一起。
他握着笔的手指关节因为用力而泛白,笔尖在纸上留下了一个深陷的墨点,像一个无法弥合的伤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