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垣霍府,作战指挥室内,气氛热烈得几乎要掀翻屋顶。巨大的军事地图上,代表日军在东北(北地)主要据点和控制区域的红点,如同顽固的皮癣,散落在白山黑水之间。但此刻,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地图旁那份最新的情报汇总上——驻北地日军主力,包括数个精锐师团和大量辅助部队,正通过南满铁路和海运,昼夜不停地被抽调到烽火连天的朝鲜半岛!
“确认了!”秦穆的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兴奋,“关东军司令部至少抽走了六成以上的机动兵力!旅关、连湾、襄平、安山、抚州……这些关键据点,日军守备力量已降至历史最低点!许多小据点和铁路沿线哨所,几乎成了空壳!”
原因不言而喻。李垠的公开控诉和朝鲜境内燎原之势的起义,彻底打乱了日本在朝鲜的殖民步伐,使其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统治危机。为了扑灭朝鲜的“大火”,保住这块至关重要的跳板和殖民地,日本军部不得不拆东墙补西墙,将驻扎在东北、相对“闲置”的主力部队紧急调往半岛。
“好!好一个围魏救赵!不对,咱们这是围朝鲜,救北地!”一位性子急的军长用力拍着大腿,哈哈大笑,“小鬼子也有今天!顾头不顾腚!”
指挥部里顿时响起一片畅快的笑声和议论声。压抑了太久的憋屈,仿佛在这一刻找到了宣泄的出口。
霍聿枭站在地图前,眼神锐利如鹰,手指快速在地图上几个关键节点划过:“旅关、连湾军港,襄平兵站,安山铁矿,抚州煤矿……这些都是我东北的心腹要害,被倭寇强占多年,吸吮我膏血!如今,是天赐良机!”
他猛地转身,目光扫过全场,最终落在一直稳坐主位、抚须不语的霍正雄身上。
所有人的目光也随之聚焦过去。最终的决定,需要这位元帅来拍板。
霍正雄缓缓放下手中的茶盏,那看似浑浊的老眼之中,此刻迸发出如同年轻时代般的锐利精光。他站起身,无需任何扩音设备,那沉浑有力的声音便清晰地传遍整个指挥室:
“老子等这一天,等了十几年了!”
他一步踏到地图前,伸出粗糙的手掌,带着千钧之力,猛地将地图上那些代表着日占区的红色标记狠狠抹去一片!
“倭寇主力南调,后方空虚,此乃天赐良机,岂容错过?!”
“传我将令——”
元帅的声音如同洪钟,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和破釜沉舟的气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