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垣城郊,一处隐秘而宁静的庄园。这里原本是霍家名下的一处别苑,如今被划为高度警戒区域,成为了朝鲜英亲王李银临时的栖身之所。历经九死一生的逃亡,这位年轻的亲王脸上还带着难以掩饰的疲惫与惊悸,但那双原本被软禁生活磨得有些黯淡的眼睛里,此刻却重新燃起了火焰——那是仇恨、希望与责任交织的火焰。
霍聿枭和沈未央亲自前来探望。没有盛大的仪式,只有简单的茶叙。看着眼前这位虽然狼狈却脊梁挺直的李垠,霍聿枭沉声道:“殿下,暂且在此安心住下,安全无虞。”
李垠起身,对着霍聿枭和沈未央,深深一揖,声音带着一丝颤抖,却异常坚定:“霍督军,沈先生,救命之恩,再造之德,李银……没齿难忘!朝鲜五百年社稷,若能存一线生机,皆拜奉垣所赐!”
短暂的休整和安抚后,沈未央提出了一个建议。
“殿下,倭人在朝鲜倒行逆施,世人多被其蒙蔽。如今殿下脱困,正是将真相公之于众,唤起国际关注,激励朝鲜民心的大好时机。”他顿了顿,看向李垠,“《启明报》,愿为殿下提供发声之渠道。”
李银几乎没有犹豫。他深知,自己此刻最大的价值,并非仅仅是一个活着的王室象征,更是一面能够揭露黑暗、凝聚人心的旗帜。
“好!本王……正有此意!”
采访被安排在庄园内一间安静的书房。没有过多的灯光和排场,只有《启明日报》总编辑陈闻远带着一名速记员,以及沈未央在一旁陪同(负责确认某些技术细节和敏感信息)。霍云苓甚至亲自带着商会里手艺最好的厨子,为这次重要的采访准备了精致的茶点,试图缓和过于凝重的气氛。
起初,李银的叙述还带着几分王室成员的克制,但随着回忆的深入,那些被囚禁、被监视、被胁迫的屈辱,那些目睹日军暴行、朝奸嘴脸的愤怒,如同决堤的洪水,汹涌而出。
他控诉日军如何把持朝政,视朝鲜君臣如无物;
他揭露日本如何掠夺朝鲜资源,压迫朝鲜百姓;
他痛陈日本隐瞒兄长死讯,企图将自己变成提线木偶的险恶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