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楚军对章邯的动向知之甚少。项梁正忙于巩固东海郡的统治,对秦军的威胁估计不足;项羽则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整日训练破阵骑,准备继续西进;盱眙的楚怀王和旧臣们则在为争夺权力而明争暗斗。楚军上下都未意识到,一场致命的危机正在悄然逼近。
隐患初现:项梁的骄傲与轻敌
连胜的战绩让项梁变得骄傲起来。他认为秦军不堪一击,章邯不过是侥幸取胜,对谋士“小心章邯反扑”的提醒不以为然:“章邯有赵高掣肘,兵力不足,粮草短缺,何足惧哉?我军乘胜西进,直逼咸阳指日可待!”
在定陶(今山东定陶)大捷后,项梁举行了盛大的庆功宴。宴会上,他接受众将的恭维,饮酒作乐,对前线传来的“章邯军动向不明”的情报置之不理。项羽虽劝叔父“小心为妙”,却被项梁斥责:“吾儿多虑了,秦军已被我军吓破胆,怎敢来袭?”
庆功宴持续了数日,楚军将领们大多沉醉在胜利的喜悦中,放松了警惕。巡逻的士兵减少了,防御的阵法也疏于维护,连最精锐的破阵骑都放松了戒备,战马未卸鞍,士兵不离酒。
项梁的骄傲还体现在对楚怀王的态度上。他越来越不把这位傀儡君主放在眼里,朝政独断专行,引起了不少楚国旧臣的不满。楚怀王趁机拉拢人心,与一些对项梁不满的将领暗中联络,形成了一股反对势力。
项羽虽然勇猛,却也有勇无谋,对政治斗争不感兴趣,只知带兵打仗。他对叔父的骄傲虽有察觉,却未能意识到其中的危险,反而认为叔父“老成持重,自有妙计”。破阵骑在他的带领下,军纪也开始松弛,士兵们恃功而骄,欺压百姓的事情时有发生。
楚军的这些变化,通过细作传到了章邯耳中。章邯得知项梁在定陶庆功、防备松懈后,心中大喜:“天助我也!项梁骄兵必败,此乃消灭楚军的绝佳时机!”他立刻召集将领,制定夜袭计划,目标直指定陶的楚军大营。
章邯的计划周密而狠毒:他亲率玄甲铁骑为先锋,趁夜突袭;刑徒修士营随后跟进,负责破除楚军的防御阵法;主力部队则在后方接应,围歼溃散的楚军。为了确保胜利,章邯还准备了大量“烈焰符”和“破甲符”,专门对付楚军的灵纹甲和防御阵。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一场针对项梁和楚军的致命夜袭,正在章邯的策划下悄然准备。而定陶的项梁,却仍在庆功宴上饮酒作乐,对即将到来的灭顶之灾毫无察觉。楚军的复兴之路,即将遭遇最沉重的打击。
风雨欲来:大战前的宁静
定陶的楚军大营一片欢腾,庆功的鼓声和士兵的欢呼声响彻夜空。项梁在中军大帐内与将领们推杯换盏,商议着下一步的进军计划。按照他的设想,楚军将兵分两路,一路由自己率领攻打濮阳,一路由项羽率领攻打城阳,然后会师西进,直逼关中。
项羽在宴会上豪饮,兴致勃勃地讲述着破阵骑的战绩,将领们纷纷喝彩。当有人问及章邯军的动向时,项羽不屑地说:“章邯匹夫,不过是手下败将,若敢来战,我定叫他有来无回!”说罢,他取下胸前的镇煞符,霸王煞气不经意间外泄,帐内的烛火顿时摇曳不定。
与此同时,定陶城外数十里的密林里,章邯的秦军正在悄然集结。玄甲铁骑的战马都衔着枚,士兵们噤若寒蝉,在夜色的掩护下向楚军大营靠近。刑徒修士营的修士们则在紧张地准备着符咒,检查着法器,等待着进攻的信号。
章邯站在高处,望着灯火通明的楚军大营,眼中闪过一丝冷厉。他对身边的司马欣说:“项梁骄横,楚军懈怠,今夜便是他们的末日。你率一部兵力切断楚军退路,我亲率主力强攻中军大营,务必一举斩杀项梁!”司马欣领命而去,眼中却闪过一丝犹豫——他对赵高的命令是监视章邯,而非真刀真枪地与楚军厮杀。
楚军大营内,项梁喝得酩酊大醉,被侍从扶回寝帐休息。临睡前,他还对侍卫说:“明日……明日召集众将……商议西进……”话音未落,便已鼾声大作。他的寝帐位于大营中央,防御最为严密,却也成了秦军攻击的主要目标。
项羽在宴会上喝到深夜,才带着几分醉意回到自己的营帐。他虽有醉意,却仍保持着一丝警惕,命破阵骑加强巡逻,自己则和衣而卧,长戟就放在床边。霸王煞气在他体内缓缓流转,形成一道无形的屏障,这或许是他能在即将到来的灾难中幸存的关键。
夜越来越深,定陶的风带着一丝凉意,吹过楚军大营的旗帜。营内的士兵大多已入睡,只有少数哨兵在昏昏欲睡地巡逻。没有人意识到,一支精锐的秦军正在靠近,一场改变天下格局的夜袭即将开始。
盱眙的楚怀王得知项梁在定陶庆功的消息,心中五味杂陈。他既希望项梁能大败秦军,又暗中期盼项梁受挫,自己能趁机掌握实权。这位傀儡君主站在宫殿的高台上,望着西方,仿佛能看到定陶的灯火,却不知那里即将上演一场惨烈的厮杀。
章邯的玄甲铁骑已抵达楚军大营外一箭之地,刑徒修士营的修士们开始布下“破阵符”,准备破除楚军的防御。章邯拔出长剑,剑尖直指楚军大营,低沉的命令在夜色中传递:“进攻!”
随着章邯的命令,秦军如潮水般冲向楚军大营,玄甲铁骑的马蹄声打破了深夜的宁静,刑徒修士营的符咒发出耀眼的光芒。定陶大战的序幕,在这个看似平静的夜晚骤然拉开,项梁和楚军的命运,即将迎来最残酷的转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