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赵高毒计除蒙恬

金戈玄秦 楠枫秦生 5944 字 18天前

函谷关的灵脉咽喉处,夜色如墨,只有岩壁上的“天罗符阵”符文泛着幽幽青光。这座按奇门遁甲“八门颠倒”布局的阵法,将关内关外的灵脉感知完全扭曲,阵眼处的“噬灵晶”散发着微弱的吸力,能吞噬一切靠近者的灵力波动。赵高的心腹宦官韩谈正负手立于阵眼高台上,看着下方被锁灵链捆缚的郑伦,嘴角勾起一抹阴狠的笑意。“蒙恬啊蒙恬,你派来的密使,终究还是落进了我的网里。”他手中把玩着一枚血色符牌,符牌上的“镇魂咒”正随着郑伦的挣扎而微微发烫。

函谷关擒密使:天罗地网的终结

郑伦的被俘过程充满了术法与阵法的激烈碰撞。这位灵脉监修士虽精通地行术与隐匿符法,却低估了赵高布下的“颠倒八门阵”的诡异。当他按计划从函谷关西侧的“灵脉裂隙”潜行时,脚下的地脉突然传来剧烈的灵力反转——本该温顺的土行灵气瞬间变得狂暴,形成旋转的土龙将他从地下掀出。

“不好!是颠倒八门阵!”郑伦心中大骇,连忙激活身上的“隐灵袍”,试图再次隐匿,却发现周围的灵气已被阵法固定,袍角的地行符失去了作用。阵壁上的符文亮起,形成八道无形的屏障,将他困在中央的“死门”位置。

埋伏在阵外的影修士立刻发动攻击。他们手持“锁灵弩”,射出的弩箭上缠着“缚灵丝”,专克修士的灵力防御。郑伦祭出随身携带的“测脉尺”,尺身蓝光暴涨,勉强挡开第一轮攻击,但锁灵弩箭如雨点般落下,很快便有几支穿透防御,射中他的肩膀,缚灵丝瞬间收紧,开始吸收他的灵力。

“束手就擒吧,郑修士。”韩谈的声音从阵外传来,“赵大人有令,只要你说出蒙恬的密谋,便可饶你不死,甚至能让你在咸阳灵脉监谋个好差事。”郑伦怒视着他,啐了一口:“奸佞走狗!我乃大秦灵脉监修士,岂能与尔等同流合污!”他催动残余灵力,试图引爆随身携带的“传讯灵犀”,将遇袭的消息传出去。

但韩谈早有准备,他从怀中取出一枚“禁灵符”,注入灵力后掷入阵中。符牌在空中炸开,形成一道紫色的灵力屏障,瞬间切断了郑伦与传讯灵犀的联系。“看来你是敬酒不吃吃罚酒。”韩谈冷笑一声,示意影修士加强攻击,“给我废了他的灵力,留一口气带回咸阳。”

激战持续了半个时辰,郑伦的灵力最终耗尽,测脉尺掉落在地,发出清脆的响声。影修士上前,用特制的“锁灵镣铐”将他牢牢锁住,这种镣铐由玄铁混合阴脉煞气打造,能完全压制修士的灵力。郑伦被拖拽着离开阵法时,最后望了一眼函谷关的方向,眼中充满了不甘——他终究没能完成使命。

韩谈看着被押走的郑伦,对影修士吩咐:“看好他,别让他自尽,赵大人还有用。另外,清理好现场,别留下任何灵脉波动的痕迹。”他走到阵眼,收起那枚吸收了郑伦灵力的噬灵晶,晶体内已凝结出一道微弱的灵力印记——这正是赵高要的“证据”。

伪造书信:血证与毒谋的结合

咸阳城外的赵高行营,被一层厚厚的“隔音符阵”笼罩,阵内的灵力波动完全被屏蔽,连灵脉监的“测脉仪”都无法探测。行营深处的密室里,赵高正与心腹方士李信(非同名将领)忙碌着,桌上摊开的正是从郑伦身上搜出的密信与传讯灵犀,旁边还放着一枚沾血的玉佩——这是赵高特意仿制的蒙恬随身玉佩。

“大人,蒙恬的笔迹模仿好了,请您过目。”李信将一卷竹简递过来,上面的秦篆与蒙恬的笔迹几乎一模一样,连笔画间的灵力波动都模仿得惟妙惟肖。李信是赵高招揽的方士,精通“仿灵术”,能模仿他人的笔迹与灵力印记,这手绝活成了赵高伪造证据的利器。

赵高接过竹简,仔细检查后满意地点点头:“很好。把‘通匈奴’的内容加进去,要写得隐晦却又能让人看懂,就说与匈奴约定‘共分关中,灵脉共享’。”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再加上一句,说扶苏公子已默许此事,让他也脱不了干系。”

李信依言修改,很快便完成了伪信。但赵高觉得还不够:“光有书信不够,还得有灵力印记。用郑伦的灵力混合这枚仿造玉佩的煞气,伪造一个蒙恬的‘私印’灵力,盖在信尾。”他将那枚沾血的玉佩递给李信,“这上面有郑伦的血,再混入一些匈奴萨满的‘血祭灵粉’,让灵脉监的人检测时,能测出匈奴的灵力波动。”

李信启动桌上的“炼灵阵”,将伪信、仿造玉佩、郑伦的灵力样本与血祭灵粉一同放入阵中。阵纹亮起红光,散发出诡异的气息,这是一种结合了《山海经》记载的“尸蛊术”与邪道仿灵术的法门,能强行融合不同灵力,制造出以假乱真的印记。半个时辰后,伪信上果然出现了一个模糊的灵力印记,既有蒙恬的灵力特征,又夹杂着匈奴的煞气。

“完美。”赵高拿起伪信,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现在,该让这封信‘名正言顺’地出现在胡亥公子面前了。”他对门外喊道:“把郑伦带上来。”很快,被折磨得奄奄一息的郑伦被拖了进来,灵力被废,只剩下一口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赵高看着郑伦,语气冰冷:“你要是识相,就在这封‘招供书’上按个手印,我可以给你个痛快。否则,就让你尝尝‘化灵散’的滋味,让你元婴寸寸碎裂而死。”郑伦虚弱地抬起头,眼中充满了怒火,却连骂人的力气都没有了。

赵高也不逼他,直接命人割下他的手指,强行在早已准备好的“招供书”上按了手印。“这样就够了。”他满意地看着带有血印的招供书,对李信道,“把郑伦的首级割下来,用‘防腐符’处理好,和伪信、招供书一起,送到胡亥公子的行营。”

临行前,赵高又想起了什么,对心腹宦官吩咐:“告诉送密信的人,见到公子后要哭诉说,郑伦是被蒙恬的人灭口的,这封书信是从他尸体上搜出来的。一定要表现得‘惊恐万分’,让公子相信蒙恬真的要反了。”

赐死诏书:胡亥的昏庸与决断

胡亥的行营设在咸阳城外的一处行宫,这里原本是嬴政东巡时的临时住所,如今被赵高以“陛下养病,公子需在外避嫌”为由,变成了胡亥的居所。行营内歌舞升平,完全没有大战将至的紧张气氛,胡亥正与宫女们嬉闹,身边的赵高心腹不断向他灌输“公子英明,蒙恬专权”的言论。

当赵高的亲信带着密信、招供书与郑伦的首级赶到时,胡亥起初还有些不耐烦:“什么事这么慌张?没看到我正忙着吗?”但当他看到那颗血淋淋的首级时,还是吓得脸色发白,酒意醒了大半。

亲信宦官按照赵高的吩咐,声泪俱下地哭诉:“公子!大事不好了!蒙恬将军要反了!这是从密使郑伦尸体上搜出来的书信,他勾结匈奴,还说公子您也默许了!郑伦就是被他们灭口的啊!”他将伪信与招供书呈上,故意让胡亥先看到那颗首级,再看信件内容。

胡亥颤抖着手打开书信,虽然他对政务一窍不通,但信中“通匈奴”“共分关中”等字眼还是认识的。再加上旁边还有“招供书”和血淋淋的首级,他顿时慌了神:“这……这是真的?蒙恬他……他敢反我大秦?还有扶苏,他也参与了?”

旁边的赵高心腹立刻煽风点火:“公子息怒!蒙恬久掌兵权,早就心怀不轨,扶苏公子与他过从甚密,恐怕也脱不了干系。幸好赵大人神机妙算,截获了密使,否则等他们里应外合,公子和大秦江山就危险了!”

胡亥被吓得六神无主,完全没了主意:“那……那该怎么办?要不要告诉父皇?”他下意识地想找嬴政做主,却被亲信拦住:“公子万万不可!陛下正在养病,怎能受此惊吓?再说,蒙恬手握三十万长城军,一旦打草惊蛇,他立刻就会起兵,到时候谁能抵挡?”

“那……那你们说该怎么办?”胡亥彻底没了主见,只能依赖赵高的人。亲信宦官等的就是这句话,他故作沉痛地说:“为今之计,只能先下手为强!请公子下旨,以‘通敌叛国’之罪赐死蒙恬,剥夺扶苏的监军权,这样才能稳住局势,等陛下病愈后再做打算。”

胡亥犹豫了一下,但对蒙恬和扶苏的猜忌最终战胜了理智。他想起赵高平时说的“蒙恬功高盖主,扶苏深得民心,对公子您是威胁”等话,咬牙道:“好!就按你们说的办!赐死蒙恬!”但当他提笔准备写诏书时,又犯了难——他不知道该怎么写。

亲信宦官早有准备,呈上早已拟好的诏书:“公子只需盖印即可。”诏书内容写得很“狠”,不仅赐死蒙恬,还污蔑他“勾结匈奴,意图谋反,罪证确凿”,赐的死法也很特别——“赐化灵散,三日之内元婴自碎,以儆效尤”。

胡亥拿起印玺,手还在发抖,盖印时甚至把印都盖歪了。亲信宦官连忙奉承:“公子英明!此举必能震慑宵小,保住大秦江山!”他收起诏书,心中冷笑——胡亥这头蠢猪,终于完全落入了赵高的圈套。

诏书拟好后,亲信宦官立刻带着诏书赶往长城军,按赵高的吩咐,这份诏书要“秘密而迅速”地送到王离手中,让他执行。临行前,赵高特意交代:“告诉王离,这是公子的密诏,让他务必‘干净利落’地办了,事后必有重赏。”

化灵散:专门针对修士的毒剂

被赐给蒙恬的“化灵散”并非普通毒药,而是一种专门针对炼气士和修士的恶毒药剂,据说其配方源自《山海经·大荒西经》记载的“弱水之毒”,经方士改良后制成。这种毒药无色无味,混入饮食或空气中都能生效,一旦侵入修士体内,便会沿着经脉扩散,专门腐蚀元婴和灵根,让修士在三天内灵力溃散,元婴寸寸碎裂,过程痛苦万分,且无药可解。

化灵散的炼制过程极为阴邪,需要多种罕见的毒草和邪物:取自弱水之畔的“腐灵草”,能腐蚀灵力;用百具修士骸骨培育的“骨灵花”,专破元婴防御;再加入“幽冥蚁”的毒液和“血祭灵粉”,增强毒性的渗透性。炼制时还需用活人精血催动阵法,因此被大秦律法严令禁止,只有赵高这种掌权的奸佞才敢秘密炼制和使用。

小主,

负责押送诏书和化灵散的是赵高的心腹方士,他随身携带的药瓶由玄铁打造,外面刻满“锁毒符”,防止毒气外泄。临行前,赵高特意交代:“此药需亲眼看着蒙恬服下,若他反抗,就说是公子的命令,用强也要灌进去。记住,一定要让他在三天内元婴碎裂而死,不能给他人为他解毒的机会。”

这位方士深知化灵散的厉害,一路上小心翼翼,不敢有丝毫大意。他知道,这次任务关系重大,成则飞黄腾达,败则死无葬身之地。当他抵达长城军附近,与王离接头时,特意展示了化灵散的毒性——他用一只捕获的妖兽做试验,只需少量粉末,那只三阶妖兽便在片刻后灵力溃散,倒地抽搐而死,死后尸体迅速化为脓水。

王离看着这恐怖的景象,脸色有些发白。他虽与蒙恬有政见分歧,但对这位名将还是有几分敬佩的,没想到赵高竟用如此恶毒的手段。但他转念一想,这是胡亥公子的诏书,又是赵高的意思,自己根本无法反抗,只能硬着头皮接下任务。

“王将军放心,”押送的方士看出了王离的犹豫,冷笑道,“此乃公子亲诏,蒙恬通敌叛国证据确凿,将军执行命令,乃是大功一件。赵大人说了,事成之后,将军便是长城军的最高统帅。”权力的诱惑最终战胜了王离的犹豫,他接过诏书和化灵散,点了点头:“我知道该怎么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