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景监后人证法统

金戈玄秦 楠枫秦生 2366 字 17天前

“这……这是真的!”百姓们彻底被震撼了,纷纷跪倒在地,对着光柱叩拜,“是法统!是咱们秦国的法统传承!”“祖巫血脉与法统共鸣,哪是什么妖邪?这是天命啊!”

景渊看着下方激动的百姓,继续说道:“陛下的祖巫血脉,源自秦襄公,经献公、孝公两代滋养,纯正无比;陛下的继位,遵循献公遗训‘法统不绝,秦脉不灭’,合乎秦法祖制!吕党残余散布流言,不过是想颠覆我秦法统,诸位切勿再被蒙蔽!”

他举起竹简,金光再次暴涨,将吕党残余笼罩。那些人身上的“惑心咒”在法统金光下无所遁形,发出滋滋的灼烧声,一个个现出原形——有的是全真派的叛徒,有的是旧贵族的门客,还有的竟是被吕党收买的市井无赖。

“拿下!”景渊一声令下,早已待命的法家锐士立刻上前,将这些人擒获。其中那个带头造谣的吕党残余在金光中惨叫:“不是幻术……真的是法统……”随即被锐士堵住嘴拖下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明法台上,景渊展开全部竹简,让金光笼罩整个咸阳城。竹简上的文字化作无数金色光点,融入百姓体内——被流言蛊惑的农夫感到灵田里的灵气重新顺畅,修士们发现灵力紊乱的症状消失,连启灵院的学童都感觉灵窍前所未有的清明。

“秦法传承,自襄公至陛下,一脉相承,从未断绝!”景渊的声音在金光中回荡,“法统在,则灵脉安;法统存,则秦国兴!流言虚妄,不足为惧;秦法铁律,方是根本!”

“秦法铁律,方是根本!”百姓们跟着高呼,声音一浪高过一浪,压过了所有疑虑和恐惧。他们围着明法台,看着那些散发金光的竹简,听着景渊讲述秦献公、秦孝公、卫鞅的变法故事,心中的怀疑被敬畏取代,焦虑被自豪取代。

一个年轻的农夫挤到台前,捧着自己的灵田记录册,激动地说:“太史令大人,我信了!我家灵田今早开始恢复长势了,这就是法统显灵啊!”一个启灵院的学童举着自己的灵窍图谱:“大人,我的灵窍更亮了!先生说,这是秦法灵力在滋养我们!”

景渊看着这一切,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知道,光靠竹简和异象还不够,流言的种子虽被压制,但要彻底根除,还需要更多人站出来,用亲身经历讲述秦法的好处。他目光扫向人群中的启灵院方向,那里有几个生徒正睁大眼睛看着明法台,眼中闪烁着跃跃欲试的光芒——他们是秦法培育的新一代,是最好的“活证据”。

夕阳西下时,景渊将竹简小心翼翼地收起,交由法家修士护送回太史令府,用“九环锁灵阵”的阵纹重新封存。明法台的金光渐渐散去,但咸阳城的气氛已截然不同——街头巷尾的议论从质疑变成了对秦法历史的讨论,孩子们开始传唱新的童谣:“襄公血,孝公书,卫鞅剑,法统固;嬴政帝,承天命,秦法兴,天下安……”

景渊站在明法台上,望着渐渐恢复生机的都城,知道自己完成了祖父的嘱托。但他也清楚,这只是反击流言的第一步。接下来,需要更多像启灵院生徒这样的“活见证”走上街头,用他们的亲身经历告诉世人:秦法不是冰冷的条文,而是滋养灵脉、开启灵窍、让普通人有机会修炼变强的希望。

夜色降临时,启灵院的方向传来阵阵读书声,比往日更加响亮。景渊知道,下一阶段的反击即将开始——那些在明法台见证了法统金光的生徒们,已经准备好用自己的故事,继续驱散流言的阴霾,让秦法的光芒照亮咸阳城的每一个角落。而他留下的竹简异象和历史真相,则为这场街巷辩论,打下了最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