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昂首挺胸,声音愈发高昂:“其一,弹劾张时安结交皇子,图谋不轨!
据臣所知,张时安自入翰林以来,屡次私下面见三皇子殿下,密谈至深夜!
其状甚秘,所谈何事,外人不得而知!
想他区区一修撰,何德何能,得皇子殿下如此青睐?若非暗中勾结,密谋不轨,岂能如此?此乃其一!”
他顿了顿,偷眼觑了一下皇帝和面无表情的三皇子,继续慷慨陈词:
“其二,弹劾其出身商贾,品行不端!陛下!士农工商,商为末业!
张时安之父张三木,做着酒楼深夜,操持贱业,锱铢必较!
张时安生长于铜臭之家,耳濡目染,岂有清廉自守之节?
其虽侥幸得中状元,然商贾习性难改,如今更蛊惑皇子,妄议国策,其所求者,无非为其家族商路大开方便之门,行以权谋私之实!
如此之人,焉能立足翰林,侍奉陛下左右?
岂不玷污清流声誉,令天下士子寒心?!”
这番话,可谓恶毒至极!第一条“结交皇子,图谋不轨”,是极其严重的政治指控。
尤其在敏感的储位之争背景下,足以引发皇帝的猜忌,是杀人的刀。
第二条“出身商贾,品行不端”,则是釜底抽薪,从道德和出身上彻底否定张时安,试图将他打回原形,是诛心的剑!
殿内一片死寂。
杨涟、王肃等守旧派核心人物,虽未亲自出面,但眼神交汇间,皆流露出冷意。太子依旧垂眸,仿佛事不关己。
“陛下!”三皇子再也忍不住,出列辩驳,“刘御史此言,纯属构陷!儿臣与张修撰相见,乃是探讨经史学问,咨询海事策论,皆为公事,何来‘密谋不轨’?
至于其出身,英雄不问出处!我朝太祖皇帝亦曾……况且,张修撰之父本也是农户出身,因为要供儿子读书,这才做起了买卖。
再说只是经营了一个酒楼,并没有挣下多大的产业,算得什么商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