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章 我们为什么要集体化

不管是在化霜期过后的春耕还是中途的追肥、中耕,这些都是需要大量劳动力来参与。

而且由于纬度和气温的缘故,在格利芬尔山脉内,这部分工作的时间窗口极短。

即便是远东已经习惯了精耕细作的小家庭也不一定忙得过来,更不用说第一次尝试精耕细作的本地农民了。

因此只有集体化地生产才能够在最大限度内调动足够的人力。

这些就是为什么要培养难民们集体意识的前因后果了,有了叶格林提供的理论,政宣两部门的同志们顺着这个思路很快就能找到自己的工作要点。

大餐会的准备工作很快就有条不紊地运作了起来。

在难民们期待的眼神中,大量的粮食物资被运抵了难民营地入口,政工干部们就地组织起第13号难民营地的难民们前来帮忙卸货。

不光是卸货,还有伐木过来当椅子,在雪地里挖篝火圈、搜集引燃物之类的工作都交代了下去。

有着之前的经验,难民们在接到任务之后就自发地组织起了各个队伍。

一些体格好的人找到了根据地干部领来了斧子去2公里外的林子那砍树,还有一部分人也跟着过去会帮忙把砍好的树拖回来。

营地里的小孩也跟着过去了,当他们的父亲砍倒了树木之后,他们就会帮忙把树枝什么的给搜集起来,然后背回来作为过冬用的物资。

女人们也没闲着,在营地里的男人都去砍树的时候她们就负担起了剩下的工作。

搬运食物的工作基本都是由她们负责的,清洗土豆、架锅烧水的工作都由她们一手包揽了。

此前斯塔林缴获了几辆野战餐车在这个时候派上了用场,之前在沃尔夫格勒大食堂工作的厨师也被调集了过来。

根据地的人在忙碌,难民营的民众们也在帮忙,一时间这里竟变得热火朝天起来。

大家都在为了同一件事忙碌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受开始在难民们的心间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