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天刚蒙蒙亮,窗棂上还凝着一层薄薄的晨雾,海涛就已经醒了。
他没有赖床,揉了揉还有些发沉的太阳穴,轻手轻脚地穿好衣服,动作间带着一股年轻人特有的利落,只是眉宇间还残留着些许宿醉的疲惫。
“海涛,昨晚喝了那么多的酒,你再休息一下吧。”春花端着刚煮好的小米粥走进屋,看到儿子已经起身,连忙放下碗上前说道,语气里满是心疼,“这粥还热乎着,先垫垫肚子,身子才舒坦。”
海涛转过身,对着母亲笑了笑,那笑容里带着几分青涩,又藏着几分即将远行的坚定:“妈妈,不了,我今天得去看望姨妈。”
他顿了顿,目光望向窗外,像是透过晨雾看到了小时候的时光,“小时候,我调皮捣蛋,总爱往姨妈家跑,不管闯了多大的祸,姨妈都护着我,好吃的好玩的也总先想着我。现在我要去当兵了,这么大的事,要是不去跟她告个别、说声谢谢,我心里不安稳。”
春花看着儿子认真的模样,眼里闪过一丝欣慰,轻轻点了点头:“你说得对,是该去看看你姨妈。她要是知道你记着她,肯定高兴。我这就去给你准备点东西,带过去给她尝尝。”
海涛连忙摆手:“不用特意准备,我人去了,陪姨妈说说话,她就开心了。”
说着,他拿起放在桌边的外套,“我洗漱完就出发,中午争取回来陪您吃饭。”
春花笑着应下,看着儿子忙碌的身影,心里既舍不得他远行,又为他这份懂得感恩的心意感到骄傲。晨光透过窗户洒进来,落在海涛的身上,仿佛为他即将开启的军旅生涯,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芒。
海涛洗漱完毕,没等母亲把准备好的礼品打包好,就揣着简单的心意出了门。
清晨的街巷还带着露水的清凉,偶尔有早起的街坊打招呼,得知他要去当兵,都笑着送上几句叮嘱,海涛一一应着,脚步轻快又带着几分郑重。
姨妈家离得不远,穿过两条巷子就到了。
刚走到院门口,就听见里面传来姨妈熟悉的咳嗽声,夹杂着摆弄柴火的窸窣声。
海涛轻轻推开虚掩的木门,喊道:“姨妈,我来看您了!”
正在灶台边忙活的姨妈回过头,看到门口的海涛,眼睛瞬间亮了,手里的柴火往地上一放,快步迎了上来:“哎哟,是海涛啊!这孩子,怎么这么早过来?快进屋,外面凉。”
她拉着海涛的手,粗糙的掌心带着柴火的温度,上下打量着他,“这几天听你妈说你要去当兵,我还想着抽空去看你呢,没想到你倒先来了。”
海涛跟着姨妈进屋坐下,看着屋里熟悉的陈设——墙上挂着的旧相框,桌上摆着的搪瓷缸,都是小时候他再熟悉不过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