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港岛。
娄晓娥的“凤凰集团”,也已经发展成了一个商业帝国。
她的主业,是地产和远洋贸易。
靠着黄智超提前给出的,内地城市发展的规划图,她总能先人一步,在那些未来的黄金地段,以极低的价格拿地。
从深圳到上海,从浦东到珠海。
“凤凰集团”的楼盘,开到哪里,就火到哪里。
“娄小姐的眼光,真是毒辣。”这是港岛地产界,对她最多的评价。
娄晓娥只是笑笑。
她知道,自己的眼光,来自于那个男人。
那个男人,不仅给了她一个家,给了她几个可爱的孩子,更给了她一片,可以自由翱翔的天空。
这一天,娄晓娥和李默,进行了一次秘密会面。
地点,是在维多利亚港的一艘豪华游艇上。
“李总,别来无恙。”娄晓娥亲自为他倒上一杯红酒。
“娄总客气了。”李默接过酒杯。
两人碰了一下杯,没有多余的寒暄。
“领导有新的指示。”李默开门见山。
他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份文件。
“领导认为,互联网的时代,即将到来。他决定,成立一家新的公司,专门从事这方面的业务。”
娄晓娥接过文件,看到了新公司的名字。
“盘古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领导的意思是,由‘凤凰集团’出面控股,‘金三角投资’在背后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李默解释道,“这家公司,不以上市盈利为目的。它的核心任务,有两个。”
“第一,建立我们自己的,中文搜索引擎。”
“第二,开发一款,能连接所有人的,即时通讯软件。”
娄晓娥看着文件上,那两个陌生的名词,陷入了沉思。
她虽然不懂技术,但她无条件地相信黄智超的判断。
“我需要做什么?”
“招人。”李默说道,“领导给了我一份名单。上面的人,大部分都在美国。你要做的,就是不惜一切代价,把他们挖回来。”
“用什么名义?”
“就用‘爱国华侨,回国创业’的名义。”李默的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告诉他们,我们有花不完的钱,有最自由的研究环境,只有一个要求。”
“做出,属于我们中国人自己的,互联网产品。”
……
与此同时。
何雨水和倩倩,也在各自的领域,发光发热。
何雨水没有经商。
她遵从自己的兴趣,在黄智超的资助下,成立了“晨星教育基金会”。
这些年,她走遍了中国的山山水水。
用基金会的钱,在那些最贫困的地区,建立了一所又一所的希望小学。
她给那些失学的孩子,带去了书本和知识,也带去了改变命运的,希望。
她很少回谷勐,也很少去港岛。
但每当她看到孩子们,拿到新书包时,脸上露出的笑容。
她就觉得,自己找到了人生的意义。
她知道,黄智超在用他的方式,改变世界。
而她,也在用自己的方式,为他的世界,增添一抹温暖的亮色。
倩倩,则成了谷勐的“内务总管”。
她细心、温柔,又有原则。
她管理着黄智超名下所有的慈善、医疗和福利机构。
从伤残士兵的抚恤金,到阵亡将士家属的赡养问题。
从谷勐的全民免费医疗体系,到所有孩子的十二年义务教育。
每一笔钱,每一个项目,都由她亲手过问。
她用女性的细腻和坚韧,为这座钢铁城市,注入了最柔软的,人性光辉。
她是所有谷勐士兵和民众心中,最值得尊敬的,“倩姐”。
她们三个女人,和她们的孩子。
连同傻柱兄妹。
构成了黄智超在这个世界上,最深的,也是最温暖的羁绊。
她们是他盔甲之下,唯一的软肋。
也是他征伐天下时,心中永恒的,归宿。
时间,是最高效的催化剂。
它能让沧海变成桑田,也能让昔日的蓝图,化为坚实的钢铁与混凝土。
九十年代,是属于黄智超和他的帝国的时代。
当世界格局风云变幻,旧的秩序在崩塌,新的秩序在建立时,他早已驾驶着自己的巨轮,航行在最正确的航道上。
“盘古网络”成立了。
总部设在刚刚兴起的深圳。
娄晓娥亲自挂帅,李默的团队在背后提供了无尽的财力和技术支持。
他们用数倍于硅谷同行的薪水,和“为中国人打造自己的互联网”这一宏大愿景,从美国挖回了一批顶尖的华人工程师。
这些人,带着最前沿的技术和理念,一头扎进了“盘古”的实验室。
两年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