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树木,将成为我们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它们将为我们的锻炉,提供源源不断的、最优质的木炭!”
“第三,工业与教育双轨并行,产能全开!”
“现有的地下工厂,只能满足我们最基本的维修和弹药补充,但这远远不够。”
“我需要扩大产能,我是指十倍,一百倍的扩大。”
“把我们从震旦军营地里缴获的那些火炮,那些弩机,全部给我拆了,回炉。用它们的材料,给我建造更多的、更先进的生产线。”
“我要能在伏鸿这附近就能生产魂钢板甲,而不是等着Side1那边运,而且这里也要要能生产次元抬枪,以及还要有一个能够改装比腐烂利维坦臼炮更先进的火炮的重型工厂!”
“这一切的基础,是人才!”
埃斯基的目光,扫过大厅下方那些正在奋笔疾书的书记员,和那些神情激动的工程术士学徒。
“伏鸿城的战时盟军技术学院,继续扩大招生规模,把所有在战争中表现出哪怕一点点工程或魔法天赋的士兵、平民,都给我招进来。”
“告诉他们,在这里他们能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改变自己命运的力量。”
“图书馆的书籍,不够就让书记员继续抄。”
“老师不够,就让高年级的去教低年级的,材料不够,就把缴获的战利品当成教具。”
“总之!我需要这座学院,像我们的工厂一样,十三个大角鼠时不停地运转,为我源源不断地生产出,合格的技师,和合格的施法者。”
莉莉丝没有记笔记,而是让一旁的书记员们代劳,一连串的命令,从埃斯基的口中发出,通过各种渠道,迅速地传达到了伏鸿城伏击的新兴战争联合体的每一个神角落。
沉寂了仅仅一天的天离裂土西部,再次被建设带来的震耳欲聋的轰鸣声所笼罩。
但新的问题,很快便如同预料中的一样浮现在了埃斯基的面前。
第七天的深夜,莉莉丝拿着一份紧急报告,面色凝重地走进了埃斯基的私人实验室。
此刻的埃斯基,正和十几名最有天赋的金属系与火焰系的学徒,围着一个巨大的、由耐火黏土和黑曜石构筑而成的新式炼金熔炉,进行着一项关键的实验。
“父亲。”
莉莉丝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疲惫和焦虑。
“报告显示,我们所有的木炭储备,将在三天之内,彻底告罄。”
她将手中的报告递了过去。
“新建立的十几座魂钢熔炉,和扩建后的武器锻造厂,对焦炭的消耗,远超我们之前的预估。”
“而那些魔法速生林,虽然已经成功地在污染区种植了下去,但想要形成规模,并转化为可用的木炭,至少还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
“一个多月?”
埃斯基从熔炉前抬起头,他那张白色的脸上,被高温的火光映照得一片通红。
“等不了一个多月。三天之后,我们所有的重工业,都将因为缺少燃料而彻底停摆。”
他接过报告,看了一眼上面那令人心惊的消耗数字,随手将其扔进了旁边的一堆废料之中。
在这个没有煤炭的世界上,冶炼,永远是限制工业发展的最大瓶颈。
单纯依靠砍伐有限的森林来制造木炭,无异于饮鸩止渴。
“既然陆地上没有,那就去海上找。”
埃斯基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眼中闪过一丝狠厉。
“夏海峰那些被俘虏的震旦水师战船,修复得怎么样了?”
“已经修复了七艘,父亲。”
莉莉丝回答,
“但我们没有足够的水手,而且,震旦的海军,还在对我们的海岸线进行着严密的封锁。”
“水手可以现学,至于封锁……”
埃斯基冷笑一声。
“他们以为我不知道吗?他们的主力舰队,早就跟着那个神龙,北上勤王去了。现在留在南边的,不过是一些二线的巡逻船和地方水师罢了,连当靶子的资格都没有。”
“传我的命令给夏海峰!让他立刻从他的嫡系人类部队和那些投降的震旦水兵里,给我凑出七支船队的水手!”
“我不管他用什么方法,升官许愿也好,威逼利诱也好。三天之内,我要看到这七艘船,挂着我们的旗帜,冲出港口!”
他走到一张巨大的世界地图前,用爪子,在地图上,那些位于震旦南部的茂密丛林,以及那些在地图上被标注为废弃的蛮荒之地的丛林海岸线上,画下了几个大大的叉。
“他们的目标,就是这些地方!”
“我不管这些岛上有没有野兽人,有没有蜥蜴人,我只要他们,把这些地方,所有能看到的树,都给我砍了运回来。”
“如果遇到抵抗呢?”
“那就把抵抗者烧成灰,然后把灰也给我装回来当肥料。”
埃斯基的声音中不带一丝感情。
“另外,”
他的目光,重新回到了眼前的炼金熔炉之上。
“远水解不了近渴。海外的木材,终究只是暂时的解决方案。想要从根本上摆脱能源的束缚,我们必须,找到一种新的、更高效的冶炼方式。”
他对着身后那些一脸紧张的学徒们说道。
“你们都看到了,这个新炉子,是我参考了混沌矮人的符文技术和高等精灵的炼金法阵,设计出来的魔法感应式熔炉。”
他指着熔炉内壁之上,那些正在散发着微弱红光的、由纯金和秘银刻画而成的复杂符文矩阵。
“传统的冶炼,是利用焦炭燃烧产生的热量,去加热并还原矿石。这种方式,效率低下,而且能量浪费极其严重。”
“而我们,现在要做的,是绕过加热这个愚蠢的中间环节!”
他用一根长长的铁钳,夹起一块拳头大小的铁矿石,将其投入到熔炉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