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时间过得很快。一转眼,期中考试就要到了。

大哥学完了拼音,翻烂了一本字典,决定要跳级。他班上的小学生都被打击得不要不要的。初中里也很重视这次的期中考试,因为这次的考试是几校联考,学生成绩如何直接关系到了老师的奖金。

老师们纷纷自己出题印卷子,想帮学生们临时抱佛脚。

数学老师刚发了两张带着油墨味的卷子下来,语文老师又来发卷子了,让学生们利用自习课的时间完成。谢瑾华拿到练习卷后先浏览了一遍。结果,卷子上的古文阅读那里选用的竟然是他的文章!

好吧,是历史上谢六元的文章。

那是一篇小散文。谢瑾华写这篇文时,刚满三十岁,事业有成、家庭美满。他和柯祺趁着休沐日去红林赏枫,见景色正好,忍不住有感而发。其实,这就是一篇普普通通、简简单单的心情小散文。

其中有一题问:结合上下文,说说作者在“枫叶著霜秋意晚”一句中抒发了怎样的感情?(6分)

谢瑾华忍不住沉默了好一会儿,才小声地对柯祺说:“还能抒发怎样的感情?正好是深秋,正好枫叶上有霜,正好被我瞧见了,那就写下来。难道一篇普普通通的游记中还要夹带什么人生大道理吗?”

柯祺忍着笑说:“你没看到这道题有六分吗?你那么回答估计只能得一分。”

“我写的文,被别人出了阅读理解,结果我自己回答时只能得一分?”谢瑾华都要无话可说了,“他们又不是我肚子里的蛔虫!”这种突如其来的苦逼感是怎么回事?身为原作者真觉得很心塞,好不好!

夫夫俩小声说话时,后排的男生也在小声抱怨。

“古文阅读又考谢文贤了!你说,谢文贤怎么就那么能呢?”一男生说,“他难道不知道,他那时写下的每一篇诗文都在未来摧残了无数考生吗?对了,谢文贤大名叫什么来着?是不是和谢瑾华一样?”

谢瑾华回头微笑地说:“是啊,正好和我重名。”

那男生啧啧了两声,开着玩笑说:“既然你就是谢瑾华,那你说说,这篇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谢瑾华:“……”

孩子,我认真地说,这得问出题老师啊。

后排男生的同桌一脸神秘地说:“其实吧,我们已经挺幸运的了。前年课改,初中的语文课本里已经删掉两篇谢文贤的散文了!整整两篇啊,全文背诵并默写的两篇啊!据说,是为了防止我们早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