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尽可能的节省资金,江文东肯定会在人工成本这方面,下苦功。
这年头的人工成本,还处在华夏经济腾飞开始的“廉价期”。
一个二十多岁的大小伙子,在工地上披星戴月的忙活一整天,报酬也就是在七块钱左右。
刚制定这个工资时,江文东还担心群众嫌工资低。
但等他让吕茂和韩壮等人,把这个消息散出去后,却有很多人赶紧追问,去哪儿报名、工程啥时候开始等等。
江文东这才知道,老百姓觉得只要能在家门口干活,每天能赚七块钱,就算是累点,也是相当满意的。
为此。
江文东决定中午时,为工人们提供一顿午餐。
每人一餐的标准,就按一块钱。
这年头一块钱的伙食标准,还是很可以的。
尤其是吃大锅饭,让饭菜成本直线下降之后。
面向天桥、朗乡、白云等镇(这三个镇的镇民优先)招工的工作,江文东交给了主管社会口的副镇长杨本宏。
初步招工五百人。
这五百个人的年龄,要求在18到35岁之间。
男女比例,控制在八比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