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爷爷说那道长有神通,不知都有哪些本事?"关小筠追问道,心想老爷子这是铁了心要供奉这道士了。她注意到逐月在一旁微微蹙眉,显然也对这位道长心存疑虑。
莫子阳一时语塞,皱纹密布的额头沁出细密的汗珠。这几日他与道士谈玄论道、炼丹打坐,说的尽是些虚无缥缈之语。道长时而谈论天地阴阳,时而讲解金丹要诀,却从未真正展示过什么神通...
见老爷子迟疑,关小筠提议:"不如我们去看看道长如何为人卜卦?听说他正在客房为宾客们测算前程。"
此时的客房外早已热闹非凡。原本要告辞的宾客,听说道长要卜卦,纷纷留下。经过一番商议,各家都把机会让给了孩童——毕竟孩子才是家族的未来,无论是儿子还是女儿,都可能成为家族日后的倚仗。
廊檐下人头攒动,各家父母围着孩子殷切叮嘱。一位穿着锦缎的妇人正蹲着身子,为儿子整理衣领,絮絮叨叨地说着什么;旁边一位中年男子则反复告诫女儿要记住道长说的每一句话。这紧张程度,不亚于科考送行的场面。
当一个锦衣孩童在父母陪伴下满面红光地走出客房时,人群立刻骚动起来,像平静的湖面被投入了一块石头。
"道长怎么说?"有人迫不及待地问,身子不自觉地前倾。
那妇人骄傲地扬起下巴,声音提高了八度:"道长说我们家玉儿文曲星照命,天庭饱满,地阁方圆,只要找个好先生教导,将来必能金榜题名!"她边说边爱怜地抚摸儿子的头顶,仿佛已经看到儿子衣锦还乡的场景。
关小筠暗自摇头——这等套话也值得高兴?她注意到那位"玉儿"正茫然地眨着眼睛,显然对母亲的兴奋感到困惑。
随着一个个孩童进出,道长的箴言越发敷衍。不是"先成家后立业",就是"晚年必得富贵"之类的套话。莫远名兄弟面露不屑,嘴角微微下撇,只是碍于父亲在场不好发作。唯有莫子阳捋须静观,若有所思,似乎在这些寻常话语中听出了什么玄机。
当最后一位宾客离开时,客房内突然传来一个阴恻恻的声音:"门外这位贵人,何不进来一叙?"
这声音阴冷黏腻,仿佛毒蛇吐信,让关小筠后背一凉,不自觉地打了个寒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