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2章 辽河粮食基地

“所有经营粮食行业、收购或售卖粮食超过一万石的人都必须入会。”

“今年战时状态的粮价管控,有些地方就执行得很不理想。”

“韩首辅要刷新吏治,一定要继续追查这件事。不能让关系国家稳定的物资,任由商人操控。”

这是又给了韩爌一个麻烦活,让他叫苦不已。

不过在农为国本的帽子下,他又不敢推却。

为了能在明年连任首辅,他只能咬着牙答应下来。

——

然后朱由检又为两个工业基地,分别安排粮食来源。

他向群臣说道:

“京城的漕粮,一向依赖江南。”

“但是江南的粮食,现在其实来自湖广。”

“这千里迢迢绕一大圈子运过来,实在耗费甚巨。”

“今后,湖广的粮食就作为苏松新区的来源,京城要另选粮食基地。”

这件事早就有风声传出,群臣都知道皇帝打算降低对江南漕粮的依赖,转而依靠东北。

辽河套的土地之所以那么热门,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谁都知道这件事有多重要、又蕴含多大的利益。

如果能掌握京城的粮食来源,他们就能对大明朝廷有影响力。

朱由检当然是不想让这块地方被商人掌控的,所以他只打算卖一半土地出去:

“辽河一带,地形平坦,水源充足。”

“其中东岸早已开发,西岸则多是沼泽、湿地。”

“这一带被称为辽河套,大约两万方里。”

“朕打算拿出一万方里,以十到一百方里为单位,整体售卖出去。”

这是早就传出去的风声,如今皇帝当着群臣的面说,显然决心已定。

户部尚书毕自严高兴地道:

“各地商人对此,都是翘首以盼。”

“他们的出价也越来越高,甚至达到了两千两一方里。”

“是不是可以拿出更多土地售卖,筹集更多资金?”

朱由检对此摇了摇头,否认道:

“辽河平原以后是京城的粮食基地,要由信得过的人掌控那里。”

“辽河东岸设置卫所,西岸的两万方里土地一半给商人竞价、一半由卿等功臣家族优先购买。”

这显然是对功臣的优待,朝堂上的大臣脸上都现出笑意。

他们先前就被皇帝赏赐了不少辽东土地券,如今还有优先购买的权力。只要家中有闲钱的,几乎都想多买点。

就连有封地的功臣也是如此,他们的封地都要在海外、塞外,可不一定比得上辽河套的土地。

所以,对皇帝的这个安排,他们热烈拥护。

但是对土地的价格,他们就有异议了。

先前以二三两一亩卖出去土地券的官员,此时肠子都悔青了,他们企图以这样的价格购买。

不过显然没有这么好的美事,朱由检道:

“辽河套的土地,现在外面的市价是四五两银子一亩。”

“你们都是功臣,就按最低的四两售卖,一千五百两一方里。”

“购买之后就是永业田,不能二次转卖,只能传给子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