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邯郸会盟显锋芒

姬延的马车刚驶入赵国地界,就见一队赵军拦住去路。为首的将领穿着银甲,见了马车竟翻身下马,单膝跪地:“末将李牧,奉赵王命,在此迎候天子。”

车帘掀开,姬延探身而出。他认得这名字——后世被誉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李牧,此刻竟还是个二十出头的小将,眼神里透着股锐气。

“李将军免礼。”姬延声音平和,“赵王倒是有心了。”

李牧起身时,目光不经意扫过马车旁的赵二,见这人站姿沉稳,手始终按在腰间的剑上,不禁暗赞——周天子的亲卫,果然不同凡响。

一路往邯郸去,李牧骑马护在车侧,时不时介绍沿途风物,话里却总带着试探:“听闻天子在阳城大败秦军,末将佩服得紧。只是不知,天子的强弩真能射穿三层甲?”

姬延笑了:“李将军若有兴趣,到了邯郸,本王让亲卫演给你看。”

李牧眼睛一亮:“当真?”

“自然。”姬延顿了顿,话锋一转,“不过本王也有一事想请教将军——听闻赵军骑兵天下闻名,不知操练时,是重速度还是重耐力?”

这话问到了李牧心坎里。他最近正琢磨着改良骑兵战术,闻言来了兴致:“末将以为,两者缺一不可。只是……”

“只是难以兼顾,对吗?”姬延接过话头,“可以试试分段训练——晨时练耐力,负重奔袭五十里;午后练速度,轻装冲刺,再辅以马术技巧,比如马上劈刺时重心要稳……”

他随口说出几个特种兵训练里的骑兵技巧,听得李牧眼睛发直,手里的缰绳都差点掉了。等姬延说完,他翻身下马,对着马车深深一揖:“天子赐教,末将茅塞顿开!”

赵二在一旁偷笑——陛下这是又开始“降维打击”了。

到了邯郸城外,赵王早已带着文武百官等候。这位赵王年近四十,颔下留着短须,见了姬延竟主动拱手:“周天子远道而来,寡人有失远迎。”

姬延翻身下车,拱手还礼:“赵王客气。”

两人并肩入城,街上的赵人纷纷跪拜,有孩童举着刚编的草龙,跟着马车跑了半条街。赵王笑着说:“自三家分晋以来,周天子还是头回踏足邯郸,百姓们都好奇得紧。”

姬延看了眼那些孩童,突然道:“赵国孩童,倒是比别处更有精气神。”

赵王脸上露出得意之色:“寡人向来重教化,便是寻常人家的孩子,也得识几个字,练几手拳脚。”

会盟设在赵王宫的章台殿。韩王、魏王、燕王早已到了,见姬延进来,韩王率先起身:“姬延,你可算来了!上次缑氏的粮草,你欠我的那一半,这次可得补上!”

魏王跟着帮腔:“还有我的铁矿份额,说好的一成,到现在还没见着!”

姬延没急着答话,反而对赵王说:“赵王,能否借你的校场一用?”

赵王不明所以,却还是点头:“自然可以。”

众人来到校场,姬延让赵二带十个亲卫上前,每人手里拿着一张强弩。“李将军,麻烦你让人取十副甲胄来,越厚越好。”

李牧立刻让人搬来十副铁甲,都是赵军最精良的款式,叠在一起足有半尺厚。

韩王嗤笑:“姬延,你别是想故弄玄虚吧?这甲胄,便是战车也撞不破!”

姬延没理他,对亲卫们下令:“五十步,连射!”

“诺!”

亲卫们动作整齐划一,搭箭、拉弦、发射,一气呵成。只听“嗖嗖”几声锐响,十支弩箭穿透铁甲,箭簇从另一侧穿出,深深钉在校场的木靶上!

韩王的笑声卡在喉咙里,眼睛瞪得像铜铃。魏王伸手摸了摸被射穿的铁甲,手指都在发颤:“这……这是神迹啊!”

燕王倒吸一口凉气:“有此利器,何愁秦军不破?”

赵王看向姬延的眼神彻底变了,带着敬畏:“天子这强弩,可否……卖赵国几副?”

姬延笑了:“卖可以,但有条件。”他看向韩王和魏王,“韩王想要粮草,魏王想要铁矿,都可以——用你们的骑兵和步兵来换。赵国出五百骑兵,韩国出三千步兵,魏国出两百工匠,我便送你们各五十副强弩,再附赠图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