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天恩,恩泽广被,德合天地。致天下升平,此乃陛下之圣功也!”
“尔等尸位素餐之官吏,可有何德政、善政可为人称道?在此狺狺狂吠,质疑圣天子之政,此等无君无父不忠不义之人,有何颜面立于大殿之上?”
“尔等不如早日辞官归家耕种,还可为大汉做些贡献!”
他们也不跟今文经士人辩天子之政具体如何?是否公平?
这同他们有什么关系?
立场不同,他们选择从另一个角度攻击这群人。
将他们全部打为乱臣贼子。
一时间,大殿之上乱糟糟、闹哄哄,即使虎贲卫在一旁敲戟,亦无法制止。
两方人已经辩得不知天地为何物了,渐渐地,加入者越来越多。
一方指着另一方鼻子骂,高举笏板,作势就要敲进对方队伍里去。
如今,辩的内容已经不再重要了。
音量的大小,人数的多少,阵营的架势更加重要。
刘宏在上方看得津津有味,他向旁边站立的宦官和礼官一挥手,示意他们不用喊,也不要管,他还没看够呢。
于是一时间,整个大殿上只有两个侍御史在管理纪律。
两名御史见管不住了,于是纷纷转身,躲在角落里,执起笔就开写。
他们要弹劾!把这些人全记下来!下朝后他们要挨个弹劾!
袁基虽然在靠前的位置,但他感觉,这个位置已经不安全了。
他默默地躲远,躲到了一根柱子后面。
果然,很快,他的位置就被人占了。
几个古文经官员激动上前,将九卿的位置全部占领,以包围的势态对着今文经官员狂喷。
见状,袁基决定今天就在柱子后面看戏了。
为了支撑起足够广阔的空间,大殿的柱子都很高大。
每一根柱子都巍峨耸立,朱漆彩绘,衬得大殿宏伟又尊贵。
袁基将自己完全藏在柱子后面,露出半个头看戏。
不过很快,他感觉身边多出一个人。
袁基一扭头,还没完全扭过去,就在余光中瞟到杨赐的脸。
袁基若无其事地将头转回去,继续盯着外面战况。
“……袁太仆……袁太仆。”
袁基一动不敢动,抱着柱子往外看。
问,就是外面声音太大,他什么都没听见。
“袁太仆!”
没听见没听见。
杨赐被袁基气乐了。
他这辈子就被袁基气乐过,好几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