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父兄态度

暮色四合,谏议大夫王珪踏着沉重的步伐回到府中。他并未像往常一样先去更衣歇息,而是径直对迎上来的老管家王忠吩咐道:“去,让二郎来东跨院书房见我。”

他顿了顿,特意压低声音补充:“动静小些,莫要惊扰了慕荷安胎。”

王忠心领神会,躬身退下。

不多时,王玉瑱便来到了父亲的书房。屋内只点了一盏灯,王珪端坐在书案后,昏黄的灯光将他严肃的面容映照得半明半暗。

他没有急着开口,只是用那双洞察世情的眼睛看着儿子。

王玉瑱心知躲不过,便深吸一口气,将白鹭诗会上如何与郑旭言语交锋,对方如何借教坊司之事含沙射影,自己最终又如何被激得以诗反击,一五一十,原原本本地道来,未有丝毫隐瞒或粉饰。

他说完,书房内陷入一片沉寂,只听得见灯花偶尔爆开的细微声响。

良久,王珪才缓缓吁出一口气,那叹息里带着几分无奈,几分了然,却并无多少责备。

“果然……还是因那清河崔氏的女子而起。”他声音低沉,仿佛早已看穿了这风波的根源。

王玉瑱张了张嘴,想解释自己与崔鱼璃并无私情,但想到那不受控制脱口而出的诗句,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只化作沉默。

“此事,倒也怪不得你。”

王珪的手指轻轻敲击着光滑的紫檀木桌面,发出规律的笃笃声。

“郑家小子用心险恶,先是辱你声名,后又以名声相逼。你若退让,我太原王氏的颜面何存?旁人只会觉得我王氏子弟软弱可欺。你此番反击,虽显凌厉,却也守住了我王氏的门风。在这点上,你无错。”

他抬起眼,目光锐利地看向儿子:“只是,你需明白,你这一首诗,骂的不仅仅是郑旭一人,更是将他背后的荥阳郑氏,都钉在了‘沐猴而冠’、‘争抢腐鼠’的耻辱柱上。郑家,绝不会善罢甘休。”

王玉瑱垂首:“儿子明白。给父亲和家族惹麻烦了。”

“麻烦早已存在,非你今日一首诗所能凭空创造。”王珪摆了摆手,语气恢复了惯常的沉稳。

“世家之间,表面和气,底下何尝不是暗流涌动?如今不过是将这层遮羞布扯开了而已。既然事已至此,慌乱无用,徒惹人笑。”

他沉吟片刻,做出了决断:“眼下,一动不如一静。郑氏丢了这么大的脸面,必定会有所动作。我们且看着,以静制动,后发制人。看看他们能拿出什么手段,是攻讦弹劾,还是在外朝野散布流言,或是……从其他方面施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