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在湿冷的小城冬日里缓慢流淌,带着浓浓的年节气息和一种被拉长的、混合着思念与等待的焦灼。
对于江涛而言,每天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走向巷口那家挂着褪色红招牌、售卖香烟饮料日杂兼营福利彩票的小店。
第一次揣着那张写着“红球:03, 08, 10, 12, 15, 24;蓝球:03”的小纸条走进店里时,江涛的心跳快得像擂鼓。杂货店老板是个五十多岁、头发花白、喜欢叼着烟斗看报纸的本地阿伯。店里光线有些昏暗,弥漫着烟草、酱油和廉价糖果混合的复杂气味。
“阿伯,买一注双色球。” 江涛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自然,将纸条和一张两元纸币递了过去。
老板阿伯从老花镜上方抬起眼皮,瞥了他一眼,没多问,接过纸条和钱,熟练地在脏兮兮的售票机上按键。机器发出“吱嘎吱嘎”的打印声,一张窄窄的、印着数字和条码的彩票被吐了出来。
“喏,细佬。祝你好运咯。” 阿伯把彩票递给他,语气平淡,带着一丝见怪不怪的老练。显然,对这种抱着“两元换五百万”梦想的年轻人,他见得多了。
江涛小心翼翼地接过那张薄薄的纸片,仿佛托着千钧重担。他仔细地对了一遍上面的号码:
红球:03, 08, 10, 12, 15, 24
蓝球:03
没错!就是他心中凝聚了爱与渴望的那组数字!他珍而重之地将这张承载着他巨大希望的彩票,仔细折好,放进贴身钱夹的最里层,紧挨着林丽芳那张小小的照片。
开奖的日子似乎格外漫长。那几天,江涛做什么都有些心不在焉。帮母亲置办年货时,会下意识地瞟一眼街边报刊亭挂着的、预告开奖时间的公告;陪父亲去市场买活鸡,也会竖起耳朵听收音机里播放的新闻间隙,有没有彩票开奖的消息。他甚至破天荒地跑去街角的报亭,花一块钱买了一份登载彩票版面的《羊城晚报》,对着上面密密麻麻的数字和过往开奖记录,试图找出哪怕一丁点所谓的“规律”,最终只是看得头晕眼花,更加茫然。
终于等到开奖的晚上。时间刚过九点,江涛就早早守在家里的那台老旧彩色电视机前。本地的有线台信号不太好,屏幕偶尔会闪过雪花,但这丝毫无法减弱江涛内心的紧张。他攥着那张皱巴巴抄写着开奖号码的报纸,心脏几乎要从嗓子眼里跳出来。母亲李秀云看着儿子一反常态地盯着电视里的“无聊”摇奖节目,只当他是放假无聊,也没在意。
摇奖机开始转动。那些小小的、涂着颜色的球体在透明容器里疯狂跳跃、碰撞。
第一个红球:15!
江涛眼睛一亮!中了!15在他的号码里!
他呼吸瞬间急促起来,手心开始冒汗。
第二个红球:28 … 没有。
第三个红球:07 … 没有。
第四个红球:12!又中了!12也在!
江涛感觉全身的血液都涌向了大脑!两个了!有希望!
第五个红球:19 … 没有。
第六个红球:33 … 没有。
六个红球开完:15, 28, 07, 12, 19, 33。
他的号码里只有12和15中了,03、08、10、24都没出现。
最后,决定性的蓝球!
小球在容器里转动、跳跃…最终,停下。
蓝球: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