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年9月第一次“呼叫”

回到黑石屋宿舍时,夕阳已彻底沉入地平线,只在天际留下几抹暗紫色的余烬。宿舍里热闹非凡,赵大海正唾沫横飞地描述着下午街机厅的“辉煌战绩”,李伟则兴奋地展示着刚加入的“数学建模协会”徽章。陈默依旧埋头在电脑前,键盘敲得噼啪作响。杨帆和卢家明凑在一起,研究着一个造型奇特的普洱茶饼。

江涛进门带来的风似乎都没能打断这股喧嚣的热潮。

“哟,咱们的电子才子回来了!珠江边思考人生去了?”赵大海眼尖,第一个招呼道。

江涛含糊地应了一声,将书包随意甩在自己下铺的床上。室友们的喧闹仿佛隔着一层毛玻璃传来,他的心神还牢牢地滞留在滨江东路那片晕染着金色余晖的江畔,在那个惊鸿一瞥的身影上。

他下意识地将手伸进牛仔裤口袋,指尖触碰到那张带着体温、被汗水微微洇湿边缘的纸条。心脏像是被那粗糙的纸边刺了一下,猛地又加速跳动起来。他不动声色地将纸条更深地按进口袋底部,仿佛那是什么价值连城的藏宝图,生怕被人窥见。

“怎么了涛子?一脸魂不守舍的,被珠江的浪打晕头了?”东北汉子赵大海凑过来,蒲扇般的大手拍在他肩上,力道十足。

“没…没什么,有点累。”江涛赶紧掩饰地揉了揉脸,岔开话题,“晚上去哪个食堂?”

话题很快被引开,大家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晚饭的选择。江涛强迫自己融入讨论,心却像系着一根无形的线,另一端还牢牢地拴在那张纸条上。

晚饭是在学五食堂解决的。江涛食不知味,机械地扒拉着盘子里油腻腻的炒河粉。脑海里反复回放的,是那双清澈如溪水的琥珀色眼眸,是那温软带着粤语腔的“谢谢你,江涛学弟”,是那浅米色套裙包裹下的纤细腰身和被风撩起的长发……每一个细节都像慢镜头般在他眼前放大、定格。一种前所未有的、混合着甜蜜憧憬和患得患失的陌生情绪,像藤蔓一样紧紧缠绕着他的心房。

终于熬到晚饭结束。回到宿舍,兄弟们有的忙着洗漱,有的开始挑灯夜读(主要是陈默),有的则围在一起看卢家明带来的港产片VCD(《古惑仔》系列)。宿舍里烟雾缭绕(赵大海和李伟在抽烟),声音嘈杂。

江涛借口要熟悉教材,拿着书本爬上了自己的上铺。他将枕头垫高,半倚在墙壁上,书本摊开在膝头,目光却完全无法聚焦在那些繁复的电路图上。宿舍昏暗的灯光下(上铺的光线总是不好),他深吸一口气,像是做贼一样,再次将手伸进口袋,小心翼翼地掏出了那张揉得有些发皱的纸条。

借着窗外透进来的微弱路灯光,和书本下方手电筒(宿舍熄灯后必备)的一点光晕,他屏息凝神,目光灼灼地聚焦在纸条上那串数字上。

7 3 8 1 5 2 9 # (传呼台代码)

一串简单的阿拉伯数字,在此时此刻的江涛眼中,却仿佛蕴含着无限的可能,又像是一个烫手的山芋,让他手心微微出汗。这是连接那个美丽、成熟、又带着几分神秘色彩的“她”的唯一桥梁。一个写在公司文件底部的BP机号码,像是一把通往未知世界的钥匙。

打过去吗?现在就打?

一个声音在心底疯狂叫嚣:打!立刻!马上!告诉她你是谁,问她叫什么名字!哪怕只是再听一次她的声音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