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轮回

灵脉塔的铜钟敲响第十二下时,阿禾正站在塔顶的观星台,看着第一片雪花落在五境光网上。光网如覆着薄冰的河流,将北境的冰蓝、南境的藤绿、西境的玄金、东境的炽红与中境的土黄晕染成一片朦胧的白,像天地间铺展开的素笺,等待着新的笔触。

“阿禾姐,五境的年礼都堆到塔门口了!”小宇踩着木梯爬上观星台,怀里抱着个北境送来的冰雕,雕的是五境信使并肩而立的模样,“玄霜统领说,这是北境冰雕师花了三个月才刻成的,冰核里嵌着暗灵脉结晶,能永远不融化。”

阿禾接过冰雕,指尖的暖意让冰面泛起细密的水雾,却没伤及内里的暗灵脉结晶。三年前,这样的触碰会让冰雕瞬间崩裂,而现在,纯净灵脉与暗灵脉早已像这冰雕里的纹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观星台的石桌上,摆着南境的藤编日历,每页都用雨林汁液画着当月的灵脉异象;西境的金属沙漏里,银灰色的细沙是暗灵脉结晶磨成的,与金色的纯净灵脉沙粒在漏斗中交织成螺旋;东境的火纹烛台燃着不灭的“共生火”,火焰一半橙红一半银蓝,烧出的烛泪凝结成五灵阵图的形状;中境的陶瓮里酿着新酒,封泥上印着五境图腾,泥坯里混着五境的泥土,据说开封时能闻到五方的气息。

“还有这个!”小宇献宝似的掏出个锦盒,打开后,里面躺着枚玉佩,正面是五境地图,背面刻着“共生纪元三年”,“这是影大哥让西境坊主打的,说要送给你当纪年礼。”

阿禾摩挲着玉佩上的纹路,突然发现地图边缘多了条细小的线,连接着五境之外的“迷雾海”——那是传说中灵脉的发源地,三年来从未有信使抵达过。

一、年关里的絮语

除夕夜的共生城张灯结彩,五境的人们聚在灵脉塔前的广场上,围着篝火跳舞。北境的冰甲卫士教大家跳踏冰舞,脚步落在地上会踏出冰纹;南境的藤甲士吹着藤笛,笛声能让周围的灵脉花在寒冬里开出小花;西境的铁匠们敲着铁砧,打出的节奏正好合上东境祭司们吟唱的祝祷词;中境的居民端出热气腾腾的“共生锅”,锅里煮着北境的灵虾、南境的菌菇、西境的灵薯、东境的火果,汤底是用五境灵泉水熬制的,舀一勺能尝出五味交融。

阿禾坐在篝火旁,看着玄霜统领和青萝藤君碰杯,冰酿与藤酒在陶碗里划出涟漪;看着西境坊主给炎烬谷主展示新铸的火纹剑,剑穗上挂着北境的冰珠;看着影给孩子们讲五境大战的故事,讲到蚀灵教被打败时,石烬前辈的曾孙——那个扎着总角的小男孩,突然举手:“影叔叔,那石烬太爷爷后来变成好人了吗?”

影愣了愣,随即笑道:“他最后明白,让灵脉打架是不对的,所以把自己的力量送给了灵脉花,让它们长得更漂亮。”

小男孩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从怀里掏出颗灵脉花种子:“那我把这个种在他的石碑旁,告诉他花开了。”

阿禾望着黑森林的方向,那里的老橡树下,石烬的石碑早已被共生藤覆盖,碑前长出了一片小小的灵脉花,花瓣上的金银纹在月光下闪闪发亮。她忽然想起石渊前辈的笔记里,夹着一张石烬年轻时的画像,画中的青年眉眼清澈,正专注地观察着暗灵脉结晶,与后来那个偏执的教主判若两人。

“在想什么?”影在她身边坐下,递来一碗热酒。

“在想,”阿禾喝了口酒,暖意从喉咙蔓延到四肢,“我们花了那么久才明白,仇恨就像暗灵脉,越是压制,反弹得越厉害,不如学着接纳,让它变成滋养成长的力量。”

影看向广场上的人们,五境的服饰混杂在一起,却没人觉得突兀;不同灵脉的修士互相传递着食物,灵力碰撞出的火花像烟花般好看。“其实大家早就明白了,”他笑着说,“只是需要有人先迈出那一步。”

二、迷雾海的来信

大年初一的清晨,一只信鸽落在灵脉塔的窗台上,腿上绑着个贝壳形状的信管。信管是用迷雾海特有的“灵贝”制成的,打开后,里面的信纸泛着珍珠母的光泽,字迹是用海藻汁液写的,带着淡淡的咸腥味:

“致共生城的守护者:

迷雾海的灵脉最近很不安分,海底的‘灵脉漩涡’开始扩大,纯净灵脉与暗灵脉像疯了似的纠缠,打翻了我们的渔船,卷走了海边的灵植。老人们说,这是五境灵脉平衡后,漩涡在‘呼唤’新的共生。

我们的船无法穿过漩涡,但传说漩涡中心有‘本源灵珠’,能稳定所有灵脉。若你们能来,迷雾海愿以‘潮汐灵脉术’相赠,助五境灵脉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