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村里购买了耕地机托拉机

杨建辉传 杨建辉 1240 字 9天前

“爸,妈,咱们这地啥时候才能种得快点啊?”小杨看着父母疲惫的身影,心疼地问道。

“孩子,这老办法种地就是这样,慢是慢了点,但咱们祖祖辈辈都这么过来的。”父亲擦了擦脸上的汗水,无奈地说。

小杨看着那些笨重的犁耙、锄头,在土地上留下深浅不一的痕迹,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改变这种状况。随着年岁的增长,小杨对农业机械的兴趣愈发浓厚。每当村里有农机作业,他总会跑去看个究竟,眼睛紧紧盯着那轰鸣的机器,听着那有力的声音,仿佛在欣赏一场精彩的表演。

“这机器真厉害,一下子就能把地翻得这么平。”小杨兴奋地对旁边的小伙伴说。

“是啊,要是我家也有这么一台机器就好了。”小伙伴羡慕地说。

小杨心里默默想着,要是自己也能拥有这样一台机器,那该多好啊,不仅能减轻父母的劳动负担,还能让村里的土地焕发出新的生机。

村里的耕地长期以来都面临着诸多问题。传统的耕种方式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劳动强度大,村里的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留下的老人和妇女难以承担繁重的农活。每到耕种季节,田地里总是呈现出一种忙碌却又无序的景象,进度缓慢,影响了农作物的播种和生长。

村长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深知,要想改变村里的落后面貌,必须引进先进的农业机械。然而,购买一台耕地机需要一笔不小的资金,村里经济并不宽裕,这笔钱从哪里来,成了摆在大家面前的一道难题。

“大家伙儿都说说,这耕地机的事咋办啊?”村长在村民大会上皱着眉头说。

“村长,咱村这条件,买台耕地机可不容易啊。”一位村民无奈地说。

“是啊,钱从哪来啊,咱们村本来就穷。”另一位村民附和道。

就在村长为资金问题愁眉不展的时候,小杨站了出来。他带着自己平时省吃俭用攒下的零花钱,还有从亲戚那里借来的一些钱,找到了村长,坚定地说:“村长,我想为村里买一台耕地机,这是我的一点心意,虽然不多,但希望能帮上忙。”

村长看着眼前这个稚嫩却坚定的少年,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没想到,一个十四岁的孩子,竟然有如此大的勇气和担当。于是,村长决定召集村民开会,共同商讨购买耕地机的事宜。

“小杨,你才十四岁,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买台耕地机要不少钱呢。”村长关心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