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中内容是要史大成同意与南安王的和谈,化干戈为玉帛,两家结盟,共同抗清。
收到冯渊的信后,本来想一鼓作气拿下南安王的史大成改变了主意,答应了南安王的和谈要求。
一个月后,南安太妃终于等到了南安王传来的,与史大成和谈成功的消息,她终于松了口气。但贾探春和亲之事,也就确定了下来。
消息传到贾府,贾探春得知自己即将远嫁金陵,与那位素未谋面的金陵王和亲,不禁心中充满了忐忑。
尽管她心中有所不愿,但也深知自己肩负着家族的重任。于是贾探春接受了命运的安排,开始为和亲做准备。
这天一大早,阳光明媚,万里无云。探春和亲的车队缓缓驶出贾府大门,一众贾府亲人早已等候在此,为她送行。
探春的亲生母亲赵姨娘,拉着女儿的手,语声哽咽的谆谆叮嘱。
身穿大红嫁衣的贾探春与赵姨娘洒泪分别后。她突然看到了人群中的冯渊,不由惊讶的问:“冯公子,你怎么来了?”
冯渊心中暗自窃喜,心想你要嫁的金陵王就是我,本王自然要来看看自己的新娘了。但他表面上却不动声色的安慰道:“姑娘不必如此伤感,那个金陵王也不是什么可怕的人物,你见到他就不怕了。”
探春带着几分疑惑和好奇的问:“冯公子,你见过那位金陵王吗?”
冯渊意味深长的说:“不错,本官的老家就在金陵,怎么能没见过那位金陵王呢。你放心的去吧,本官会给金陵王写信,让他多关照你的。”
探春心中略安,盈盈一拜道:“如此,那就多谢冯公子了,探春感激不尽。”
很快便有几个丫鬟搀扶着探春,将她扶上了那装饰华丽的马车。贴身丫鬟侍书也为她盖上了喜庆的红盖头。和亲的队伍缓缓启动,载着贾探春,向着远方的金陵城而去。
目送着和亲队伍渐渐远去,冯渊为探春一个月后将成为自己的新娘,而暗自得意。
贾元春代表着南明永历政权(云贵),贾迎春代表着南明弘光政权(苏杭),贾探春代表着南明隆武政权(福台),贾惜春则代表着大明长平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