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河畔枯骨与技术追凶

“住址在采砂场附近的棚户区,已经人去楼空。”李阳快速浏览着数据,“他有个侄子叫赵磊,在市里开了家汽修店,两人半年前有过频繁通话。”

季洁看着屏幕上还原的案发现场,指着男人脚下的鞋印:“这鞋印是解放牌胶鞋,跟赵老四之前在工地上穿的款式一致。而且他拖拽尸体时,左腿有点跛,赵老四因为工伤,左腿确实有残疾。”

证据一点点串联起来,指向越来越清晰。丁箭的眼神渐渐亮了起来,之前的沮丧被破案的决心取代:“我去会会那个赵磊!”

杨震拉住他:“别急,先让李阳查清楚赵磊的底细。”

李阳的电脑屏幕上,赵磊的信息已经弹出:“赵磊,28岁,汽修店老板,半年前帮赵老四处理过一辆白色面包车,登记信息是‘报废’,但实际被他拆解了,零件卖到了不同的废品站。”

“拆解?分明是销毁证据。”杨震冷笑一声,“丁箭,你带一队人去汽修店抓赵磊;季洁,跟我去棚户区搜查,看看能不能找到更多线索;李阳,继续监控赵磊的通讯,还原赵老四处理尸体后的行踪。”

李阳的“身临其境”系统还在运转,画面已经切换到赵老四处理完尸体后的场景:他开车回到棚户区,把带血的工装和手套扔进灶膛烧毁,又把斧头用砂纸反复打磨,最后趁着夜色扔进了月牙河——只不过当时水位低,斧头沉在了河底,直到半年后被暴雨冲刷到岸边。

“这技术真是……”丁箭看着屏幕,忍不住感叹,“就像亲眼看着他作案一样。”

“技术是辅助,最终还是要靠证据说话。”杨震拍了拍他的肩膀,“走吧,让赵老四和赵磊知道,就算过了半年,死人也能开口说话。”

河滩上的风渐渐大了,卷起地上的沙尘。那具沉寂了半年的尸体,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被害的经过。重案六组的干警们踏着泥泞,向着真相的方向走去,丁箭的脚步格外坚定——他知道,破了这个案子,不仅是告慰死者,也是对自己的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