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长生迷局篇】巫蛊屠城

郑县的尸阵最为恐怖。整座城池的死者被分为三层排列:底层是普通百姓,躯体完整,保持着劳作或行走的姿态;中层是士兵,大多被砍去头颅,躯体却仍保持站立,脖颈的断口处凝结着银色的晶体,如同天然的项圈;最上层是官吏,被拦腰斩断,上半身摆在下半身之上,双手捧着自己的头颅,头颅的眼睛里插着细小的玉片,折射出诡异的光芒。三层尸体之间用朱砂和水银混合的液体连接,形成巨大的螺旋状纹路,从空中俯瞰恰似一个正在旋转的旋涡,旋涡中心直指地下深处。

蒙毅在县衙的密室里找到幸存的史官,他躲在柜子里瑟瑟发抖,身上裹着厚厚的皮裘,却依然冻得牙齿打颤。看到蒙毅的军队,史官突然发疯般地大笑,手指着墙壁上的血字断断续续地说:"楚巫...... 他们戴着青铜面具,面具上有饕餮纹...... 跳着祭舞,脚踩禹步...... 念着 ' 以秦换楚,以血还血 '...... 然后尸体就自己站起来了,关节咔咔响,像提线木偶......" 他的指甲缝里塞满了银灰色粉末,说话时手指不断抽搐,做出抓握和撕扯的动作,像是在模仿某种祭祀手势。

史官还断断续续讲述了楚巫祭祀的细节:他们在午夜时分开始仪式,点燃用人脂混合的火把,将水银倒入预先挖好的沟槽,形成连接全城的脉络。为首的巫师手持青铜剑,剑尖悬挂着九个铃铛,每走一步就响一声,口中念诵着古老的咒语,声音忽高忽低,如同夜枭啼哭。当第一缕晨光出现时,所有楚巫同时用剑划破手掌,将鲜血滴入汞池,随着最后一句咒语念完,全城的尸体突然站立起来,整齐地转向咸阳方向。

【四:大祀终局?天幕血纹】

当夜幕笼罩三城时,诡异的变化再次发生。蒙毅的军队在城外扎营,士兵们紧张地握着兵器,注视着黑暗中的城池。营地周围撒满了石灰和硫磺,篝火堆里添加了桃木枝,烟雾呈现出奇异的淡红色。午夜时分,三座城的尸阵同时亮起银光,尸体关节处的汞晶开始融化流动,如同给雕像注入了生命,银线顺着地面的朱砂纹路汇聚,在三城之间形成巨大的能量网络,网络节点处的地面微微隆起,冒出带着硫磺味的热气。

小主,

"他们在完成最后的献祭!" 太史令官吏大喊,他从随军携带的典籍中翻出记载,"快用狗血泼洒阵地!要黑狗血,必须是三年以上的公狗!" 士兵们立刻宰杀随军携带的祭犬,将温热的狗血泼在阵前。狗血接触到银线的瞬间炸开,化作漫天血雾,血雾中隐约可见无数扭曲的人脸在哀嚎。而尸阵的光芒却更加炽烈,死者的眼睛里渗出银色的液体,顺着脸颊流下,如同血泪,在下巴处凝结成珠,坠落时发出清脆的响声。

芷阳的尸阵首先发生变化。数百具站立的尸体开始缓慢移动,横向队列逐渐弯曲,纵向队列向内收缩,动作僵硬如同提线木偶,关节处飞溅出细小的汞珠。最终形成一个巨大的 "卯" 字形状 —— 两道竖线由士兵尸体组成,他们手中的长戟斜指天空,形成锋利的边缘;中间的斜线则是百姓尸体,他们的身体被挤压变形,骨骼发出碎裂的声响,鲜血从七窍中涌出,却在接触空气的瞬间变成银色的晶体。随着阵型完成,中央的空地裂开一道缝隙,涌出刺鼻的汞蒸气,在月光下凝结成巨大的巫面具虚影,面具的眼睛处闪烁着红光,仿佛正在注视着咸阳方向。

蓝田的跪尸阵随后激活。尸体们同时抬起头,空洞的眼眶对准夜空,口中喷出银色的雾气,雾气中夹杂着细小的骨屑。雾气在空中汇聚成一只巨大的玄鸟,翅膀展开遮蔽了半个月亮,鸟身由无数细小的人影组成,翅膀扇动时发出凄厉的尖叫。玄鸟发出刺耳的鸣叫,声音如同无数人在同时哀嚎,地面的朱砂纹路随之沸腾,冒出气泡状的血珠,每颗血珠都映出扭曲的人脸,细看之下竟是死者生前的模样。跪尸们的胸腔突然炸裂,飞出无数只银色的小虫,虫群在空中组成楚式的云雷纹,环绕着玄鸟飞舞。

郑县的三层尸阵变化最为剧烈。底层百姓的尸体开始燃烧,火焰呈现诡异的青绿色,没有黑烟,却散发出浓郁的杏仁味,将中层士兵的躯体烤得焦黑却不倒塌,反而让他们手中的兵器变得通红,如同烧红的烙铁。最上层的官吏尸体相互拼接,头颅在躯体上转动,齐声念诵着古老的楚语咒语,声音洪亮如同洪钟,每个字都在空气中形成可见的波纹。城池中央的青铜甗突然炸裂,那颗头颅飞向空中,化作漫天的银雨落下,每一滴落在地上都形成一个微型的血祭阵,这些小阵相互连接,最终形成覆盖全城的巨大符号。

三城的光芒在夜空中连接成完整的图案 —— 一个巨大的殷商祭祀纹,外围是芷阳的 "卯" 字阵,中层是蓝田的玄鸟图腾,核心是郑县的三层螺旋,恰好对应着甲骨文记载的 "大祀" 格局。图案的中心形成一个旋转的旋涡,将周围的星光吸入其中,旋涡中隐约可见无数兵器和车马的虚影,仿佛有支军队正在通过星空降临。当图案完全成形时,天空突然裂开一道血红色的缝隙,与咸阳鼎殿上空的云层遥相呼应,形成一条横贯天际的血色光带,光带中流淌着银色的液体,如同天空在流血。

蒙毅在混乱中看到楚巫的身影。数十名身着绛衣的巫师出现在郑县的高台上,他们头戴切云冠,冠上装饰着丹砂和羽毛,手持青铜剑划破胸膛,将鲜血滴入地面的汞池中。汞池沸腾起来,升起银色的火焰,火焰中浮现出楚国山川的虚影。为首的巫师戴着饕餮纹面具,面具的眼睛和嘴巴处镶嵌着红宝石,随着他的呼吸闪烁不定。他高声吟唱着:"九鼎泣泪,秦德将尽;三城为祭,大楚复兴!" 每唱一句,就有一具尸体炸裂成银粉,随着吟唱,他将手中的青铜甗碎片掷向空中,碎片在空中化作无数只青铜鸟,发出震耳欲聋的鸣叫,鸟喙中喷出银色的火焰,点燃了周围的空气。

蒙毅下令弓箭手放箭,箭矢穿过青铜鸟群,却在接触到光带时纷纷融化,化作银色的液体滴落。他抽出腰间的佩剑,剑身在月光下泛着蓝光 —— 这是用陨铁打造的辟邪宝剑,曾随始皇帝巡游天下。"随我冲锋!" 蒙毅高喊着率先冲出,士兵们组成楔形阵紧随其后,他们口中咬着桃木片,身上涂着狗血和朱砂的混合物,试图抵抗巫术的影响。当他们靠近尸阵时,地面的银线突然跃起,如同活蛇般缠绕上来,几名士兵躲闪不及,瞬间被银线包裹,片刻间就变成了银色的雕像,保持着冲锋的姿态。

当第一缕晨光照射在尸阵上时,所有的银光突然消失,尸体如同失去支撑的雕像般轰然倒塌,化作银灰色的粉末,被晨风吹散在空中,留下淡淡的金属光泽。三座城池变得死寂,只有地面上的朱砂纹路依然鲜艳,如同烙印般刻在关中大地上,雨水冲刷也无法磨灭。蒙毅捡起一块残留的汞晶,透过晶体看到的天空呈现出血红色,而远处的咸阳方向,一朵巨大的彤云正在形成,形状恰似殷商青铜器上的饕餮纹,云团中不时闪过银色的电光。

传令兵快马加鞭向咸阳报告,他不知道的是,自己的马蹄铁上已沾满了银灰色的粉末。当他奔驰在驿道上时,粉末随着马蹄扬起,在身后留下淡淡的银光轨迹,如同一条无形的引线,将三城的血祭阵与咸阳的九鼎连接在一起。骊山里传来沉闷的轰鸣,仿佛有什么沉睡已久的庞然大物正在苏醒,山脚下的土地开始微微震颤,裂缝中渗出银色的液体,在地面汇聚成细小的溪流,顺着地势向渭水蔓延而去。蒙毅站在郑县的高台上,望着眼前的景象,突然感到一阵彻骨的寒意 —— 这场祭祀并未结束,它只是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