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权谋暗涌篇】墨者叛离

推开青铜门的瞬间,一股带着铁锈味的冷风扑面而来,风里夹杂着荧火粉的蓝光 —— 这是墨家的 “引路粉”,只有在紧急转移时,墨者才会用这种粉末标记撤离路线。地宫通道两侧的壁灯大多已经熄灭,只有最深处的几盏还亮着,灯光下能看到地上铺着整齐的竹编脚印,竹编是墨家特有的 “防滑编”,踩上去不会发出声音,显然是墨者撤离时特意铺的,怕惊动其他人。

巴清踩着竹编脚印往前走,每走三步,脚下就会传来轻微的 “咔嗒” 声 —— 那是墨家设计的 “示警砖”,砖下藏着毒针机关,若有外人闯入,只要踩错一步,毒针就会射出,可此刻每一块示警砖的机括都被人小心地卸下了,只留下一个个空槽,槽底用朱砂刻着小小的 “安” 字,是孟胜的笔迹。

“主母小心!” 陈甲突然拽住她的衣袖,声音都在发颤,他指向通道拐角处的地面,那里铺着一层薄薄的汞粉,汞粉是用玄水研磨成的,细得像面粉,在灯光下泛着银白的光,粉面上印着一个奇怪的符号:上半部分是 “鼎” 字的篆体,下半部分却画着一个张开的手掌,掌心有一个小孔,孔里嵌着一粒丹砂。

巴清蹲下身,用竹片轻轻拨开汞粉,发现符号下方还压着一张极小的羊皮纸,羊皮纸是用鞣制过的小羊皮做的,边缘还带着细小的绒毛,纸上用朱砂写着一行字:“鼎耳三寸处,有汞蚀裂隙,遇外力则裂,慎之。” 字迹的末尾画着一个小小的墨者符印,符印是用指甲蘸着血汞画的,还能看到指甲的纹路。

就在这时,通道尽头的密室传来 “轰隆” 一声闷响,像是有什么重物落地。巴清拔出身旁的赤霄剑 —— 这把剑是用陨铁混合丹砂炼制的,剑鞘上刻着赤霄军的军徽,剑柄处缠着她亲手织的红布 —— 快步冲过去,却见密室的石墙上开了一个新的洞口,洞口边缘还残留着高温灼烧的痕迹,是墨家的 “火融术”—— 这种术法需要用纯汞加热到三百摄氏度,再配合陨铁管喷射,只有最高级的墨者才能掌握,洞口外的藤蔓上还挂着一个墨家的 “储火筒”,筒里的火绒还在冒烟。

洞口外的地面上,散落着几个墨家的 “机关球”,球是用青铜做的,打开后能射出毒针,可此刻这些机关球都被拆开了,零件摆得整整齐齐,像是在故意留下线索。巴清弯腰捡起一个零件,发现上面刻着 “墨” 字,字的旁边还有一道划痕,和孟胜之前给她的青铜令牌上的划痕一模一样。

密室的石案上,放着一个用黑布包裹的东西,黑布是用浸过汞液的麻线织成的,布面上隐约能看到 “连山易” 的卦象 —— 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个卦象用银线绣成,在灯光下闪着微光。巴清解开黑布时,指尖触到布面的纹路,突然感觉到一阵轻微的震动,像是有什么东西在呼应她手臂上的巫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黑布里面是三卷图纸,图纸是用桑皮纸绘制的,纸的边缘用朱砂封了边,防止受潮。巴清刚要拿起第一卷,就听到陈甲的声音:“主母,你看石案底下!” 石案底下刻着一行小字,是用指甲刻的,刻痕很深,显然是刻的时候用了很大的力气:“李斯已派人跟踪,主母速离。”

【三:残图露怯?鼎纹藏厄】

巴清深吸一口气,拿起第一卷图纸缓缓展开。图纸画的是九鼎的剖面图,每一座鼎的内部结构都标注得清清楚楚,线条是用墨汁混合汞液画的,在灯光下泛着银白的光,连最细小的榫卯都没放过。

豫州鼎的鼎腹里藏着三层 “汞液槽”,槽底刻着殷商的祭祀铭文,铭文是用甲骨文写的,巴清认得其中几个字:“癸未祀,人牲三,饲鼎灵”—— 癸未是始皇统一六国后的第三年,也就是去年,这说明始皇去年就已经开始用活人祭祀鼎灵了。槽壁上还标注着一行小字:“汞液需每日更换,否则鼎灵会躁动,引发地动。”

青州鼎的鼎足内有 “转心轴”,轴芯是用陨铁打造的,旁边用红笔批注:“陨铁经百炼,唯汞能蚀,力击则碎,需以玄铁补之。玄铁藏于巫山禁地,非墨者不能取。” 转心轴的下方画着一个小小的机关图,是用来固定轴芯的 “锁龙扣”,扣上刻着墨家的 “防蚀咒”,可图纸上用墨笔圈出了一个小缺口,批注道:“锁龙扣已有裂痕,恐撑不过三月。”

最让巴清心惊的是冀州鼎的图纸。鼎耳的位置被用红笔圈出一个大大的圈,圈里画着一道裂隙,裂隙的形状像一道闪电,深三寸,宽半指,旁边的批注字迹有些颤抖,显然是画的时候心情极不平静:“鼎耳榫卯处,历年受汞液侵蚀,已生裂隙,若以三千斤之力撞击,可裂鼎身,鼎身裂则鼎灵出,祸及天下。”

巴清翻到图纸的最后一页,发现背面画着一张小小的地图,地图是用朱砂画的,标注着十二个位置,每个位置都用墨点标记着。其中一个墨点旁写着 “骊山殉葬坑”,旁边的批注触目惊心:“殉葬者万余,皆为六国遗民,始皇以其血饲鼎灵,每月圆之夜,鼎灵会发出低鸣。” 另一个墨点旁写着 “巫山地宫”,批注道:“藏补鼎石,非巫纹者不能入,墨者在此候主母。”

地图的角落,孟胜用朱砂画了一个墨家的 “避祸符”,符的中心却嵌着一个殷商的 “玄鸟纹”—— 这是巴清在自己手臂上见过的巫纹(第 168 章伏笔),玄鸟的翅膀上刻着一行小字:“巫纹能镇鼎灵,主母若遇危险,可以血引纹。” 巴清忽然想起自己第一次激活巫纹时的场景,当时她被六国余孽围攻,手臂上的巫纹突然发出红光,那些余孽碰到红光就倒在地上,口吐黑血,现在想来,那红光就是用来镇鼎灵的。

“主母,你看这第二卷图纸!” 陈甲的声音带着惊喜,他手里拿着第二卷图纸,展开后是机关城的防御分布图,上面用虚线标注出了七条秘密通道,每条通道都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着机关类型,“这条通道直通骊山汞液池!” 陈甲指着一条用蓝色笔标注的通道,通道旁的批注写着:“通道长三里,需以汞镜引光,否则机关触发。汞镜藏于工坊东南角的铜箱里,箱上有墨者符印。”

图纸上还画着机关城的防御机关,比如 “连弩阵”“落石机”“汞雾阵”,每个机关的旁边都标注着 “关闭法”:“连弩阵需转动西北角的青铜轮,落石机需切断东南角的麻绳,汞雾阵需用玄水浇灭阵眼的火。” 巴清忽然想起前日在矿洞深处听到的机械轰鸣(第 30 章伏笔),当时她问孟胜是什么声音,孟胜只说是 “调试机关”,现在想来,那分明是墨者在修建通往骊山的秘密通道,他们早就料到会有离开的一天。

第三卷图纸最薄,却最让人心惊。上面没有画任何机关,只写着一段文字,是用墨笔写的,字迹工整却透着悲凉:“九鼎乃殷商镇国之物,每座鼎内都封着一位‘鼎灵’,鼎灵以人血为食,食之越多,力量越强。殷商灭亡后,九鼎被周人封印,直至始皇统一六国,才将封印解开。吾等墨者,本为助始皇护矿脉,却不知其竟欲以天下人为祭品,求长生不死。吾等宁毁机关,不助暴君,故携工匠避于巫山禁地,待主母前来,共商补鼎之事。”

文字的末尾,沾着几滴暗红色的血汞,血汞在纸上晕开,形成了一个 “亡” 字。巴清用指尖蘸了一点血汞,放在鼻尖轻嗅,闻到了孟胜常用的松烟味 —— 这血汞是孟胜的血,他为了留下这封信,刺破了自己的手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