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眼科医光

就在这时,韦讯突然拿起笔,在《眼科龙木论》的手稿上写下一句话:“天地之间,自有异客,观吾医道,悟彼真机。”青林看到这句话时,瞳孔骤然收缩——韦讯竟然知道他们的存在!更不可思议的是,这句话的字迹与其他内容截然不同,笔画间带着一种超越时代的洒脱,仿佛早已预见千年后的相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刘彬的分析仪警报声越来越响,屏幕上的时空能量场波动曲线已经变成红色。吉力大师果断按下锚定仪的撤离按钮,淡蓝色的光晕再次笼罩三人。青林最后望了一眼医庐内的韦讯,只见他正微笑着看向窗外,手里握着的狼毫笔在空中轻轻一点,仿佛在为他们的离去送行。

时空湍流再次袭来,青林的耳边回荡着韦讯刚才的诊断声,视网膜上还残留着那张八廓分布图的印记。当三人的身影重新出现在2075年的量子实验室时,刘彬立刻将分析仪的数据传输到主电脑,屏幕上显示的观测记录完整到令人惊叹——从韦讯的草药配比到眼部穴位的位置坐标,甚至包括他呼吸时胸腔的起伏频率,都被精确记录下来。

“我们带回了五轮八廓学说的原始数据,”青林看着屏幕上的图谱,激动得声音发颤,“这些数据可以完善我们的中医AI诊断系统,让现代眼科诊疗更精准。”

吉力大师却摇了摇头,指着屏幕上韦讯写下的那句话:“他早就知道我们会来,甚至知道我们的目的。或许在他眼中,时空从来都不是线性的,而是像眼部的经络一样,相互连接,彼此映照。”

刘彬忽然注意到一个细节,他将韦讯绘制的眼部图谱与现代眼科的眼底血管分布图重叠,两个来自不同时代的图谱竟然完美吻合,误差不超过0.2毫米。“这不是巧合,”刘彬的声音带着敬畏,“他用中医的理论,精准描述了人体眼部的生理结构,这种跨学科的认知,即使在现在也堪称奇迹。”

青林走到实验室的窗边,望着远处的城市轮廓。他忽然想起韦讯案几上的青铜镜,镜面里映出的不仅是患者的眼睛,或许还有跨越千年的时光。

在那个没有显微镜和CT机的年代,韦讯用他的智慧和观察力,为中医眼科学搭建了坚实的理论框架,而他们的时空之旅,不过是沿着这位先驱者的足迹,重新发现那些被时光掩埋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