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林站在一旁,看着范仲淹侃侃而谈,心中充满了敬佩。他知道,范仲淹的这些举措,不仅解决了当下的海患问题,更开创了一套长久的水利管理模式,为后世树立了典范。而这一切,都源于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信念。
这天晚上,青林的微型记录仪突然发出了一阵轻微的震动——这是时空跃迁装置恢复信号的提示。他知道,自己该回去了。
他来到范仲淹的住处,发现范仲淹还在灯下批阅公文。昏黄的灯光照在他的脸上,显得格外柔和。青林犹豫了一下,还是走了进去。
“郎君深夜前来,可是有要事?”范仲淹放下笔,抬头看着他。
青林深吸一口气,鼓起勇气说:“先生,晚辈明日就要离开了。此次能跟随先生左右,亲眼见证海堤的修建,晚辈受益匪浅。”他顿了顿,又说,“先生的功绩,定会被后人铭记。”
范仲淹闻言,微微一怔,随即笑着说:“郎君言重了。某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至于是否被后人铭记,并不重要。只要百姓能安居乐业,某就心满意足了。”他站起身,从书架上取下一本书,递给青林,“这是某近日整理的水利笔记,郎君若感兴趣,便拿去做个纪念吧。”
小主,
青林接过书,指尖触碰到粗糙的纸张,心中百感交集。他知道,这本书在现代社会里,或许已经成为了珍贵的文物,但对他来说,这更是一份沉甸甸的礼物,承载着一个伟大政治家的智慧和情怀。
“多谢先生。”青林深深鞠了一躬,转身离开了。
走出住处,青林抬头望向天空。夜空中繁星点点,勾勒出一条隐约的星轨,仿佛在指引着他回家的路。他拿出微型记录仪,最后看了一眼里面的画面,然后按下了跃迁按钮。
一阵熟悉的眩晕感袭来,当青林再次睁开眼时,已经回到了实验室。金属台面上的猩红警报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正常的绿色指示灯。他拿起微型记录仪,看着里面记录下的一切,嘴角忍不住微微上扬。
他知道,这次穿越不仅让他重新认识了范仲淹,更让他明白了一个道理:真正的伟大,不在于言辞的华丽,而在于行动的坚定;真正的智慧,不在于空想的巧妙,而在于脚踏实地的实践。而范仲淹用他的一生,诠释了什么是“士大夫”的担当,什么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理想。
青林打开电脑,把范仲淹在泰州修堤的故事写下来,让更多人知道,这位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还是一位用双手为百姓筑起希望的政治家。
而那条横亘在黄海之滨的“范公堤”,不仅是一道水利工程,更是一座永恒的丰碑,见证着一个文人的风骨,一个政治家的情怀,以及一颗永远为百姓跳动的赤子之心。
窗外的阳光透过玻璃照进来,洒在青林的脸上。他看着电脑屏幕上的文字,仿佛又看到了那片广袤的滩涂,那条蜿蜒的海堤,以及那个身着青袍的身影,在海天之间,书写着属于他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