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来了……”穿越者青林低声呢喃,抬手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
他手腕上的“星尘锚点”——一块看似普通的黑色腕表,此刻正闪烁着微弱的绿光,表盘中央的坐标显示着“东汉·昆阳·公元23年”。
这已是他好几次被这块神秘的时空装置送到刘秀身边,前两次分别见证了刘秀在舂陵起兵的艰难初创,以及他在河北招揽人才的关键时期,而这一次,时间节点精准地落在了那场足以载入人类战争史的奇迹战役——昆阳大战。
帐篷的门帘被轻轻掀开,一道身着铠甲的身影走了进来。
来人身高七尺有余,面容俊朗,眉宇间带着一股与年龄不符的沉稳,正是年轻的刘秀。
他看到青林醒来,眼中闪过一丝了然的笑意,走上前递过一件粗布外衣:“青兄醒了?昨夜你突然晕倒在营外,还好被巡逻的士兵发现。今日军中气氛紧张,你且先换上这身衣服,随我一同查看城防吧。”
青林接过外衣,手指触碰到粗糙的布料,心中泛起一阵复杂的情绪。
他知道,此刻的昆阳城内,守军不过两万余人,且大多是临时拼凑的农民军,装备简陋,士气低迷;而城外,王莽派遣的四十万大军正像乌云般压境,统帅王邑、王寻更是带着号称“长人巨无霸”的猛兽军团,扬言要踏平昆阳,血洗城池。
在常人看来,这是一场毫无悬念的碾压局,但青林清楚,这场战役的结局将颠覆所有人的认知。
“多谢文叔(刘秀字文叔)。”青林一边穿着衣服,一边快速整理着脑海中的信息,“城外敌军的情况如何了?”
刘秀走到帐篷角落,拿起一块简陋的沙盘,上面用泥土和石子标注着昆阳周边的地形与敌我双方的布防。
他指着沙盘上环绕昆阳的黑色石子,沉声道:“王邑大军昨日已完成对昆阳的合围,派兵猛攻了数次东门,幸好守军拼死抵抗才守住。但照此下去,城内粮草最多只能支撑三日,士气也越来越低落,不少将领都在提议弃城突围。”
青林看向沙盘,目光落在昆阳城西面的一条小河上,那是昆阳通往外部的唯一水路,也是敌军防守相对薄弱的环节。他想起史料中记载的刘秀的战术,心中已有了数,但他没有直接点破,而是问道:“文叔可有破敌之策?”
刘秀蹲下身,手指在沙盘上移动,划出一道弧线:“如今敌军势大,硬拼绝非上策。我打算亲自带领一支精锐,从城西水路突围,前往定陵、郾城调集援军,再回师夹击敌军。但城内将领意见不一,有人担心我突围后,昆阳守不住;也有人觉得即便调来援军,也未必能敌过四十万大军。”
青林看着刘秀眼中坚定的光芒,心中不禁感慨。在如此悬殊的兵力差距面前,换做任何人恐怕都会陷入绝望,而刘秀却能在混乱中找到破局的关键,这份冷静与胆识,正是他能成就大业的核心原因。
“文叔此计可行。”青林开口说道,“敌军虽多,但兵力分散在昆阳四周,且统帅王邑刚愎自用,轻视我军。只要文叔能成功突围,以你的号召力,定能调集援军。届时内外夹击,敌军必乱。”
刘秀抬头看向青林,眼中闪过一丝赞许:“青兄所言与我不谋而合。只是突围之路凶险,我需挑选最精锐的士兵,且要在夜间行动,方能出其不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