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时,便见队伍前方的高坡上,一位身着紫色蟒纹锦袍、头戴金盔的中年男子正勒马伫立,手中握着马鞭,目光扫过疲惫的士兵,神情凝重。
他约莫四十出头,面容刚毅,下颌留着短须,虽面带倦色,眼中却透着沉稳与威严——正是曹操。此时他刚率军攻克乌桓都城柳城,正班师回朝,不料途中遭遇干旱,原定的水源地早已干涸,大军陷入缺水困境。
“王二,此人是?”曹操见我们到来,勒住马缰,声音洪亮,目光落在我身上,带着几分审视。
“回曹公,此人叫青林,自江南而来,想投奔大军。”王二单膝跪地回话。
曹操翻身下马,走到我面前,伸手拍了拍我的肩膀,掌心的老茧带着厚重的触感:“江南多有贤才,你既来投奔,便是我军中人。只是如今大军缺水,将士们已两日未饮饱水,你若有什么法子,不妨直说。”他指着前方的队伍,语气中带着几分焦虑,“再找不到水源,恐怕会有士兵中暑倒下,耽误回师行程事小,动摇军心事大啊。”
我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只见不少士兵已面露难色,有的甚至拄着长矛才能勉强站立。“曹公,晚辈方才沿途观察,发现山道两侧的灌木丛中,有不少野生的酸梅树,只是如今未到结果时节,若能……”我故意停顿,想引导曹操回忆起酸梅的生津效果。
曹操闻言,眼中闪过一丝亮光,立刻转身对身旁的谋士郭嘉道:“奉孝,你还记得去年我们在谯县时,初夏时节吃的酸梅吗?那酸劲,一口下去能生津止渴,比喝两碗水还管用!”郭嘉点头道:“主公所言极是,只是如今酸梅尚未成熟,如何能让将士们感受到那股酸味?”
曹操没有立刻回答,而是走到高坡边缘,朝着疲惫的士兵们高声喊道:“将士们!我知道大家口渴难耐,行军辛苦!但我方才派人探查,前方十里处有一片大梅林,如今正是梅子成熟的时节,那梅子又大又酸,只要我们加快脚步,赶到梅林,就能尽情享用,解渴消暑!”
他的声音洪亮,传遍整个山道。士兵们闻言,原本疲惫的眼神瞬间亮了起来,不少人开始交头接耳:“真的有梅林?我最爱吃酸梅了,一口下去满嘴生津!”“那我们快些走,早点到梅林吃梅子!”原本沉重的步伐渐渐加快,甲胄碰撞声也变得轻快起来。
我站在一旁,心中震撼——这便是“望梅止渴”的诞生瞬间!量子仪后台迅速抓取数据,“检测到曹操‘望梅止渴’谋略实施样本:在缺水困境中,利用士兵对酸梅的味觉记忆,通过语言构建虚拟梅林场景,激发唾液分泌,缓解口渴感,同时提振军心,行军速度较此前提升三成,有效避免了士兵中暑与军心涣散”。
小主,
此时,一位年轻士兵突然晕倒在地,嘴唇干裂出血。曹操立刻快步上前,蹲下身查看士兵的情况,让人取来仅存的少量水,一点点喂进士兵口中。“你叫什么名字?家在何处?”曹操轻声问道。士兵虚弱地回答:“回曹公,小人叫李三,家在陈留……”曹操拍了拍他的肩膀:“李三,坚持住!前方就是梅林,到了那里就能喝到水,吃到梅子,等回了陈留,我让你回家看看亲人。”
士兵眼中泛起泪光,挣扎着想要起身:“谢曹公!小人能走,不耽误大军行程!”曹操让人扶着李三,对周围的士兵说:“将士们,我们都是为了平定天下,让百姓过上安稳日子才出征的!如今虽然缺水,但只要我们同心协力,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前方的梅林,不仅有梅子,还有清澈的泉水,只要我们再坚持一阵,就能摆脱困境!”
接下来的日子,我跟着曹操一路前行。白天,他会亲自走在队伍前方,时不时高声讲述梅林的景象,用“梅子的酸甜”“泉水的清凉”激励士兵;夜晚宿营时,他会和士兵们一起啃干硬的干粮,将仅存的水优先分给伤员和体弱的士兵,还会和谋士们讨论后续的水源探查计划。
我发现,他不仅善于用智谋稳定军心,更懂得体恤士兵——为了减少水分消耗,他下令缩短午休时间,避开正午的酷暑行军;为了照顾伤病士兵,他让人制作简易的担架,让体质好的士兵轮流抬着伤员前行。
一日傍晚,大军宿营在一处山谷中。曹操带着我登上山谷高处,查看周边地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