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油的财富

男人从抽屉里拿出一叠单据,推到他面前:“这是上周买的油罐、铁轨、工人工资,算总数。”

青林拿起笔,飞快地算起来。那些数字都是美元和美分,加起来不算难,他很快报出总数。男人核对了一下自己的账本,挑了挑眉:“还行。留着吧,管记账,顺便给我跑跑腿。”

就这样,青林留在了洛克菲勒的炼油厂。他后来才知道,这时候的洛克菲勒刚和人合伙开了这家厂,名字叫“标准石油”,规模不大,就几排炼油炉,每天能炼几十桶原油。

可青林很快发现,这个年轻的老板和别人不一样。

那时候的炼油厂,大多是把原油炼成煤油就完事。因为当时主要用煤油点灯,别的东西卖不出去,就直接倒掉,有的甚至往河里排,油乎乎的一片,臭得老远。

洛克菲勒却总盯着那些“废料”。

一天傍晚,青林给洛克菲勒送账本,看见他蹲在炼油炉旁边,手里拿着个小瓶子,里面装着透明的液体,正对着光看。旁边的工人说:“老板,这汽油烧得太旺,点灯容易炸,留着没用,倒了吧?”

洛克菲勒摇摇头:“别倒。你看这火苗多猛,能不能想想别的用处?”他转头看见青林,“记账的,你说这东西除了烧,还能干啥?”

青林心里一动。他知道,后来汽油成了汽车的燃料,改变了整个世界。但1865年,汽车还影都没有呢。

“或许……可以当机器的燃料?”青林试探着说,“比煤方便,不用烧火,直接就能用。”

洛克菲勒眼睛亮了:“机器?对!那些工厂里的蒸汽机,烧煤得先添火,要是能直接烧这个,说不定更快。”他立刻叫过工头,“把汽油都装起来,别倒了。我明天去趟匹兹堡,那边有好多钢铁厂,问问他们要不要。”

青林看着他兴冲冲的样子,心里佩服。别人眼里的废料,他却想着变废为宝,这脑子转得是真快。

更让青林觉得厉害的是洛克菲勒对成本的抠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那时候运石油,都是用马车拉木桶,一路颠簸,桶缝里总漏 oil,一趟下来能少掉一小半。而且木桶贵,一个要好几美元,用几次就坏了。

洛克菲勒盯着那些漏 oil 的木桶看了好几天,突然叫青林:“你去查下,修铁路的铁轨多少钱一米?我们自己修条铁路,从炼油厂通到火车站,再做几个大油罐车,直接用火车运,是不是比马车便宜?”

青林算了笔账:修铁路是贵,但一次投入,能用好多年。油罐车密封好,不漏油,一趟能运几百桶,比马车多十倍。算下来,每桶油的运费能省一半还多。

“划算!”青林把账本递过去,“老板,这样一来,我们的煤油能比别家便宜两美分,肯定好卖。”

洛克菲勒笑了:“不光是便宜。你想,别人的油运到纽约要漏三成,我们的几乎不漏,到了地方,同样的原油,我们能多出三成货,这就是赚的。”

他说干就干,花了大半年时间,真的修了条小铁路,还定制了油罐车。果然,成本一下降了不少,标准石油的煤油在市场上卖得越来越火。

可洛克菲勒还不满足。

他发现,炼油的时候,总有种黑乎乎的东西沉淀下来,黏糊糊的,像沥青。别的厂都直接堆在地上,下雨就流得到处都是。

有天洛克菲勒带青林去看新修的公路。那时候的路都是土路,下雨就泥泞,马车走上去陷得很深。洛克菲勒蹲下来,抓了把泥巴:“这路要是能硬点就好了。”他突然抬头,“你说,我们炼剩下的沥青,能不能铺在路上?”

青林愣了下,随即反应过来:“对啊!沥青加热了能化开,铺在地上凉了就硬,说不定真能铺路!”

洛克菲勒立刻让人拉了几桶沥青,在厂门口的小路上试了试。加热后的沥青倒在地上,用滚子压平,第二天凉了,果然硬邦邦的,下雨也不泥泞了。

“成了!”洛克菲勒拍着手笑,“去找县里的官儿,说我们能修硬路,成本比用石头便宜一半。”

就这么着,标准石油又多了个生意——卖沥青铺路。那些以前没人要的废料,现在成了赚钱的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