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汴京齿轮

青林的防化靴碾过宣德门的青石板时,便携终端的时空锚点终于稳定在熙宁七年的汴京。

他拽了拽罩在防护服外的襕衫,袖口的铜扣与终端的金属外壳碰撞出轻响——这台从2247年带来的"古代科技解析仪",此刻正发出持续的蜂鸣,屏幕上跳动的三维模型显示,开封府司天监方向,有个直径约五丈的金属结构正在以恒定频率运转,其能量特征与中世纪欧洲的天文钟毫无相似,反而更接近现代的量子共振装置。

一天前,他在调试时空跃迁装置时被卷入乱流。

此刻藏在襕衫下的终端突然亮起红光,一个旋转的齿轮图标正在屏幕中央闪烁,图标边缘标注的参数让他瞳孔骤缩:"机械结构复杂度9.7,能量利用率89%,时空同步误差<0.01秒/日"——这组数据,甚至超越了21世纪最精密的原子钟。

"站住!司天监禁地,何人在此徘徊?"

呵斥声从朱漆大门后传来。青林转身时,正撞见两个披甲武士举着铜戟走来,戟尖的寒光里,他注意到武士腰间的铜铃正在规律震颤,铃舌上镶嵌的黑色晶体与终端探测到的能量源频率完全一致。

"在下青林,特来拜见苏颂大人。"他亮出伪造的荐书,指尖却在暗中启动了终端的伪装模式。书页上的墨迹在扫描下显露出异常——纤维里掺着极细的银丝,组成类似电路的网格,这竟是某种古代的身份验证文件。

穿过三重庭院,青林在浑仪台见到了苏颂。这位鬓发斑白的天文学家正蹲在巨大的金属构件旁,手里的青铜卡尺夹着枚齿轮,卡尺的刻度线在阳光下泛着淡蓝色的光。"你就是江南来的器械匠人?"苏颂抬头时,青林看见他左眼戴着个铜制单镜,镜片里嵌着层透明的薄膜,薄膜上流动的纹路与终端的星图坐标惊人地吻合。

终端突然弹出全息投影:眼前这台正在组装的庞然大物,正是后世称为"水运仪象台"的天文仪器。但投影的剖面视图显示,其内部绝非史料记载的简单齿轮传动——在木制框架的夹层里,布满了银色的金属管,管内流动的不是水,而是某种呈螺旋状旋转的液态汞合金,在齿轮转动时发出幽幽的蓝光。

"此物最难处,在于'天衡'。"苏颂指着台体中层的一个铜制构件,那东西像架精巧的天平,两端各挂着个空心铜球,"星辰西移,仪器须同步转动,稍有偏差,报时便会错乱。"他用手指拨动铜球,青林听见细微的嗡鸣从球内传出,终端显示这是某种声控谐振装置,能通过声波校准齿轮转速。

接下来的三个月,青林以助手身份参与组装。他渐渐发现水运仪象台的恐怖之处:

底层的报时装置里,十二个木人轮流敲钟击鼓,其动作精准度堪比现代机械臂。青林拆开一个木人,发现其关节处嵌着菱形的水晶片,水晶在光照下折射出的光斑,能自动修正齿轮的微小偏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