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刚落,整个会客室突然剧烈震颤,墙壁像水波般荡漾开,露出无数个透明的“世界泡”。财神起身走到最大的一个世界泡前,里面的景象让青林倒吸一口凉气——那是2142年的地球,天空被霓虹广告牌覆盖,每个行人的视网膜上都浮动着半透明的交易界面。
“看那个穿灰色制服的女人,”财神指向世界泡里一个行色匆匆的中年女性,她的界面上闪烁着“中产轻奢套餐”的字样,“她的丈夫刚升职,邻居买了新款悬浮车,她需要通过‘限量款营养剂’证明自己没有掉队。向中产卖轻奢,卖的是‘不掉队’的安全感。”
青林注意到女人的手腕上戴着块设计简约的手表,表盘里跳动的不是时间,而是她在社交圈的“阶层积分”。当她走进便利店买下那支标价不菲的营养剂时,积分上涨了0.3,她紧绷的嘴角明显松弛了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和我们的世界……好像没什么区别。”青林喃喃道,“只不过把奢侈品换成了营养剂,把社交平台换成了视网膜界面。”
“因为人性的需求从不随技术进步而改变,”财神打开另一个世界泡,这里的人们穿着粗麻布衣服,却在虔诚地跪拜着刻满符文的石碑,“三千年前,人们向神佛祈求丰收;三千年后,人们向算法祈求推荐。形式变了,内核没变——向迷茫者卖方向,向焦虑者卖解压,本质上都是在出售‘确定性’。”
他伸手在世界泡上轻轻一点,画面聚焦到一个正在石碑前祈祷的年轻人身上。青林惊讶地发现,那年轻人祈祷的内容,竟然和他考研时的愿望如出一辙:“请给我一个明确的答案,告诉我该选哪条路。”
“可这些‘机会’,很多都是虚假的啊!”青林忍不住反驳,“那个考研的学生,买了秘籍也考不上;那个祈祷的年轻人,石碑根本不会回应他。这不是交易,是欺骗!”
财神转过身,目光第一次带上了审视的意味:“你觉得什么是真实的?”他指向青林的胸口,“你心脏的跳动是真实的,可它跳动的动力,一半来自血液,一半来自欲望。那个学生买的不是秘籍,是‘再试一次’的勇气;那个年轻人求的不是答案,是‘继续走下去’的借口。机会的真假不重要,重要的是它能否支撑人走完接下来的路。”
青林张了张嘴,却说不出反驳的话。他想起自己当年为了凑母亲的手术费,曾在暴雨天骑着电动车跑遍全城,只为了给一个声称“有内部渠道”的骗子送三千块钱。他明明知道大概率是骗局,却还是去了——因为那是当时唯一能抓住的“稻草”。
“再看这个。”财神打开一个散发着冷光的世界泡,这里的人穿着统一的银色制服,表情麻木地行走在无菌通道里。空中漂浮着无数个虚拟主播的影像,有的在声泪俱下地讲述“原生家庭的伤痛”,有的在激情澎湃地讲解“认知升级的重要性”,有的在展示“最新的抗癌食谱”。
“情感博主卖情绪焦虑,因为痛苦需要被看见;知识博主卖认知焦虑,因为无知让人恐惧;养生博主卖健康焦虑,因为死亡是终极恐惧……”财神的声音低沉下来,“当技术能满足所有物质需求,人就会开始消费自己的负面情绪。毕竟,痛苦是证明‘我还活着’的最后证据。”
青林注意到,那些麻木的行人都会定期“购买”这些焦虑。一个女人看完母婴博主关于“完美母亲标准”的直播后,立刻订购了最高级的育儿监测仪;一个男人在健身博主展示完“完美身材数据”后,默默预约了肌肉重塑手术。他们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仿佛在完成某种程序设定的任务。
“这太可悲了,”青林的声音有些发紧,“他们被这些‘机会’困住了。”
“困住他们的不是机会,是需求本身。”财神关闭了世界泡,会客室重新恢复平静,“你以为富人买抗癌药是怕死?不,他们怕的是财富无人继承;你以为普通人买逆袭课程是想成功?不,他们只是想证明自己‘本可以’。每个交易背后,都藏着一个未被满足的原始欲望。”
青林沉默了。他想起自己的粒子对撞实验,表面上是为了科学突破,深层里不也是想证明“我比那些否定我的人更正确”吗?他所谓的“追求真理”,何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向精英卖圈子”?
“你好像明白了什么。”财神重新坐下,给青林倒了杯茶。茶水入杯时,青林听见了海浪声,杯底竟浮现出他母亲年轻时的笑脸。
“我……”青林的喉咙发紧,“我想知道,有没有能治好我母亲的机会?”